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3 文章
placeholder-light

【農業外勞】酪農即日起可申請 外展再等等

近年來農業缺工、農村人口老化等問題困擾農民已久,因此各方農民紛紛疾呼應引進外籍移工,勞動部近日正式公告「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八款至第十一款工作資格及審查標準」,新增「乳牛飼育工作」與「外展服務工作」,酪農即日起就可以申請聘用外籍勞工,而外展服務工作則仍待農委會公告評估辦法。

placeholder-light

【乳牛經濟】酪農:乳牛是事業夥伴,認真照顧牠們的健康

吳進隆說,乳牛發生乳房炎等疾病的機率,會取決於牧場的經營管理方式,因此維護牧場的乾淨十分重要,一旦發現有乳牛生病,所產出的生乳就必須要廢棄,酪農常常為了保險起見,會把病牛在投藥後7至10日內所產的生乳廢棄處理,曾有酪農在乳牛生病投藥期間,誤將病牛榨出來的12公斤生乳混入其他健康乳牛所產的生乳中,讓集乳車裡面12噸的生乳都未通過藥物檢測,整車的生乳都必須淘汰,後來經過分析各個牧場所保留的生乳樣本,往上追查才發現是一名新進人員操作失誤導致。

placeholder-light

【臺中花博】舌尖上的東協 東南亞美食與蔬果植物誌

知名植物作家王瑞閔18日下午在台中花博外埔園區智農館的智農學院,為讀者作導讀他的新書《舌尖上的東協─東南亞美食與蔬果植物誌》。會中他介紹了越南、泰國、印尼和菲律賓四個國家的異國料理、料理中所使用的蔬果及香料,以及這些料理分布在台灣各地的美食地圖,王瑞閔搭配圖片講解每道料理背後的歷史文化,讓民眾聽得津津有味,口水直流。

placeholder-light

【農產品關稅】海扇貝、山藥等5項進口農漁產品加工品 關稅減半評估中

海扇貝、山藥、溫州蜜柑,以及調製奶皮等農產品、加工食品的進口關稅,可望減半!因應業者要求,財政部正在檢討農漁產品、加工食品以及穀酒類關稅調降的可能,其中5項與農委會有關,農委會國際處盤點後認為對相關產業影響不大。這些進口品的關稅調降事涉修法,須行政院院會通過後,送立法院審議,三讀通過後才能實施。

placeholder-light

【動物福利】動保團體走訪酪農場 揭乳牛飼養問題

酪農在提高乳牛產乳量時,疏於注意牧場環境的維護可能會讓乳牛生病,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於18日指出,台灣高溫高濕的氣候容易讓乳牛受到熱緊迫,在髒污的地面上休息也會提高得到乳房炎的機率,其他還有獸醫及修蹄人力不足等問題,影響到乳牛的動物福利,希望有關單位盡快制定乳牛飼養的「動物福利規範」,乳品廠也應公開生乳檢驗、廢棄生乳量等資訊供消費者參考。

placeholder-light

【AI也懂魚】AI辨識系統超厲害 這40種魚它都懂

吃魚也要知道魚,不認識的魚,讓AI告訴你!水產試驗所與中央大學團隊開發全臺第一套辨識魚類的影像辨識系統,從形狀、色彩及紋理等45個特徵建立40種魚類的「身份」,掃描圖片或是拍照即可辨識,辨識率達8成以上。目前還在內部測試階段,未來會朝開發APP的方向前進。

placeholder-light

【花蓮場80週年限定】柚子花不僅能泡茶 還能製成氣泡飲

柚子花除了能製成「柚子花茶」外,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農產加值打樣中心近日成功研發萃取來自瑞穗鄉的有機文旦柚柚花精華,加入小麥汁中製成「柚花白玉氣泡飲」,只在花蓮場20日的開放日中限量兌換。

placeholder-light

【暖冬效應】龍眼、荔枝開花少 蜂蜜產量受影響

鄭金崑說,去年10月至今南台灣的雨量偏少,整體降雨量僅歷年同期的3成,造成荔枝開花率僅剩約20%、龍眼開花率甚至不到1成,蜜蜂幾乎採不到這2種植物的花蜜。由於農委會日前在旱災時以現金救助過荔枝、龍眼果農,而養蜂產業與這些作物環環相扣,希望能替協會中超過1000名的蜂農會員爭取,比照農業天然災害模式獲得救助金以減少損失,同時也會向農委會提出,要將採蜜工具納入小型農具補助。

placeholder-light

【臺中花博】花博即將落幕把握最後一週 智農館驚艷展覽倒數中

臺中花博進入倒數階段,還沒去看?4/24前還可以趕在最後一刻一睹花博外埔智農館的風采!除了特別的奇珍異卉,現場還有臺灣種原,永續農業發展,與自然共享,以及科技農業等等關鍵展覽,看看臺灣大自然與現代農業如何一起共生共息吧!

placeholder-light

【皮蛋出得去】台灣皮蛋首次叩關歐盟 書面審查進行中

台灣皮蛋近年出口至美國、加拿大及日本等國,但歐盟因為對皮蛋製程有所疑慮,台灣皮蛋還未外銷到歐洲。食藥署說明,已於去年12月28日正式向歐盟遞交申請書,正在由歐方進行書面審查中,歐方會審視台灣蛋業的生態,之後還會派員來台考察,若成功通過歐盟審查,會是台灣首次輸出蛋品到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