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125 頁
南方澳斷橋意外曝光外籍漁工住這樣!陳吉仲允諾協助顧勞權
日前南方澳跨港大橋意外,造成6名菲籍與印尼籍漁工身亡,外籍漁工的勞動權益成為輿論關注焦點,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因此呼籲中央,應盡快擬定方案提供漁工陸上居所,保障外籍漁工起居安全。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透過臉書做出回應,農委會已在基隆、澎湖及高雄設有外籍漁工休憩中心,近期也正與宜蘭縣政府合作,規劃將南方澳的中國漁工岸置處改為漁工會館,會持續滾動檢討政策,讓外籍漁工有更好的勞動環境。
紅豆苗期怕根腐病 避土壤過濕、及時用藥防治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是高屏地區紅豆播種期,但若遇到降雨使田區土壤濕度過高,紅豆出芽、幼苗期常好發白絹病、立枯病等根腐病,使植株莖基部萎縮、腐敗,無法順利長成。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稱高雄農改場)提醒,農友宜待土壤較乾時再行播種,已播種田區須注意排水疏通,並適時使用防治藥劑,避免病害影響收益。
木黴菌菇包有機肥種植 苦瓜不怕淹、產量提升近4成
近年氣候變遷已成農業生產嚴峻挑戰,豪雨、淹水每造成龐大損失,臺中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稱臺中場)研發以木黴菌TCT768接種香菇種植後剩下的太空包,開發成新型有機堆肥,不僅將菇包廢棄物變成循環農業新資材,透過木黴菌菇包堆肥方式種植的苦瓜,可有效避免淹水損害,每分地產量還從2,300公斤增加至3,200公斤,成長率高達39%。
秋行軍蟲通報流程即日起簡化 發生田區四周納入管制區噴藥防治
大面積契作飼料玉米剛好給秋行軍蟲帶來充足的食物來源,危害田區情形急增,秋行軍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決定簡化通報防治流程,即日起,只要有某一田區通報秋行軍蟲危害,地方政府及農業改良場派員現勘時,會連同周邊相鄰的地段一起看,因為硬質玉米、青割玉米都是大面積種植,相鄰地段田區也出現的機率高,簡化原先每一田區均需進行現場確認的程序之後,將可大幅減輕現勘的人力負荷,儘速投入防治。
弓魚「尚青」?不只讓魚痛苦、更可能有食安風險
細緻的金目鱸魚肉是不少民眾產後、傷後復原的食材選擇,但要買新鮮鱸魚,認定弓魚準沒錯?4日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以下稱動社)召開記者會,指出這些被尼龍繩穿過如弓狀的鱸魚,不只是延長魚痛苦的過程,更可能有食安的風險,因此呼籲消費者改變觀念勿買弓魚,也要求漁業署應盡快召開產官學界會議,訂定符合臺灣產銷現況及動物福利的規範。漁業署回應,近期就會邀請相關團體開會討論,逐步淘汰不符合觀感的水產處理方式。
氣候轉乾好發棗白粉病 開花盛期施用藥劑確保收成
農曆年前收成的棗子,每年10月陸續開花、結小果,但因入秋天氣轉涼、氣候漸趨乾燥,反而好發棗白粉病,致使果實、葉子褐化乾枯,不僅影響賣相,嚴重的還會使幼果無法發育,影響收成。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建議,果樹枝葉適時修剪,維持果園通風,開花盛期發現白粉病便立即施藥防治,才能確保果實品質與收成。
觀賞魚博覽會17日開展 16萬神仙魚亮相 血鸚鵡新種首發
第10屆臺灣觀賞魚博覽會將在10月17至20日登場,4日漁業署舉辦記者會,搶先曝光5種國內繁養殖的亮點觀賞魚,包括一對16萬、在水裡會閃閃發亮的24K黃金神仙魚、血鸚鵡2.0臺灣之星,以及水產試驗所成功繁養殖的火焰神仙等。漁業署代理署長張致盛表示,有信心今年入場人次會超過10萬人,現場交易能夠突破4千萬。
【不斷更新】南方澳斷橋意外 6具外籍漁工遺體全數尋獲 臨時航道開通漁船安全通過
宜蘭縣南方澳漁港1日上午發生斷橋意外,造成16人落海,斷裂的南方澳跨港大橋橋體不只導致油罐車翻落起火,更壓毀3艘漁船,造成6名受困外籍漁工死亡,截至3日11時半,失聯的6名外籍漁工遺體已全數尋獲。
2019「非米不可」創意米食競賽 屏北高中琉璃麵摘金
農糧署今年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辦理「2019全家料理王X非米不可」競賽,鼓勵高中職生以國產米及米穀粉為主要食材製作創意米食。今年共有12支隊伍進入總決賽,最終由屏北高中隊伍「琉戀奇蹟」以作品「毛豆鴨肉鬆炒琉璃麵」勇奪金牌,除可獲得10萬元獎金,全家商店亦贊助金牌團隊11月赴日本栃木縣觀摩學習。
龍眼雞防疫強度降級 暫列入侵外來種名單觀察研究中
荔枝椿象入侵臺灣已造成危害,去年又在北部的八里、五股等地發現龍眼雞這隻蟲,蟲名讓人聯想到是否又要危害龍眼樹?防檢局經過2年的觀察,暫時將龍眼雞列為外來種觀察名單,因為不論是在離島金門還是臺灣本島,均未發現牠造成經濟上的危害。除了去年已發現龍眼雞的八里、林口、五股之外,今年新增泰山一地,但發現地點只新增一個點,從目前發現的地點、數量,以及經濟風險綜合判斷,認為應暫時以入侵外來種的角度關切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