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123 頁
魚怎麼駝背了?養殖戶慎防水產奴卡氏菌慢性感染
進入秋季,戶外溫度下降,人走在路上都覺得有點冷,不過養殖池的溫度可能還沒降得這麼快,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就提醒養殖戶,近期要多開啟水車,避免水溫分層影響水中溶氧,若魚浮頭撞擊造成傷口,還可能感染藏匿在底土中的奴卡氏菌,讓魚臟器病變逐漸步入死亡,若察覺魚有異樣,千萬別著急亂投藥,諮詢水產獸醫師快速又保險。
防「洗產地」農產品衝擊國內產銷 高麗菜、大蒜等將須附原產地證明
今年初至10月15日,高麗菜進口量已逾5.6萬公噸,被農民疑為拉低國內價格的元兇,近來更傳出有中國高麗菜疑似以第三地名義輸入,以「洗產地」方式進入國內市場,衝擊國產高麗菜的產銷平衡。農委會15日表示,經與相關政府單位研商,決議增列高麗菜、大蒜、紅豆、香菇等11項輸入農產品須檢附原產地證明,保障農民權益與國人食品安全。
航測機租比買貴?陳駿季:統包所有費用 7年後收為國有 新購沒比較省
針對報載農委會未來7年要多花10億租2架不是自己的航遙測飛機,恐當冤大頭一事,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表示,該租賃標案預估16.3億元,但包括新機改裝、7年內人事(飛行員等)、油料費及飛機維護費用外,這2架航測飛機7年後將歸屬農林航空測量所,並非媒體所稱的「幫別人買飛機」。他並強調,新購沒比較便宜。
官田菱角產季到量少價揚?農會:拍賣價比去年好
菱角每年約在國慶日前後進入盛產階段,但今年菱角主要產區臺南官田因8月連續降雨,致使菱角開花不順,傳出一、二期產量剩下3成情形。不過,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表示,往年一、二期產量僅占總產量11%左右,故初期減產不致影響太大;官田區農會也說,因產量減少,今年拍賣價格有比去年好。
《鎖管棒受網管理辦法》上路 增禁漁期 未經許可捕鎖管將重罰
每年4至10月是國內主要捕撈鎖管的季節,近年受到環境和鄰國競爭,漁獲量連年縮減,107年只剩2515公噸,相比10年前的產量幾乎是打了對折。為了永續經營鎖管漁業,漁業署近日公告《鎖管棒受網漁業管理辦法》,開放今起3個月,受理棒受網和焚寄網漁船申請捕撈,未來未經核准、違規捕撈者恐被撤銷執照。另外,明年2月1日起,鎖管棒受網漁船也不能在農曆2月及10月,在北緯24.5度至26度間作業,未來漁業署也將視漁業資源限縮捕撈船隻上限。
牙口不好免煩惱 銀髮友善食品讓長者擺脫咀嚼障礙
由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連續舉辦4屆的「銀髮友善食品」評選結果中不難看出,獲獎產品除適合各年齡層、為「友善」食品外,若干業者已開始研發專門針對銀髮長者特殊需求的食品;儘管這塊市場有多大、東西賣得好不好還不清楚,至少讓銀髮長者或其家屬們有更多適合的選項。
從日本小學銅像談起:日本農業協同組合現況與精神起點/林彥輝
在臺灣,農會是農業發展上最貼近農民的單位,其重要性不言可喻,卻也是充滿政治性的地方,而被貼上許多標籤。因此相較於農民,一般社會大眾對於農會的觀感與距離,就有明顯的落差。本文將以筆者自身觀察來探討與臺灣農會體制有著密切源頭關係的日本農業協同組合(JA),其本來的目的與發展機能為何?
銀針試毒現代版!生魚片必備這支探針30秒鮮度快檢
許多人看魚是否新鮮,會看魚眼、鰓蓋、魚身等外觀來辨識,不過未來也許能像清宮劇裡銀針試毒一樣,針一插就知道夠不夠新鮮!中山大學毒藥物暨生醫快篩科技研究中心多年前開發出一套移動大氣質譜裝置,只要用探針刮取食物表面,30秒內就能測出是否有農藥殘留,今年他們更升級到能檢測生魚片內多項生物胺,已初步掌握鯖魚、旗魚、鮪魚等魚體內生物胺變動的趨勢圖,只要再建立個別魚體生物胺與新鮮度的指標,很快就能上路!
如何從飲食素養的角度 看待有機農產品的真與偽?
對晚近食農社會學的討論來說,有機農業雖被賦予反思主流農糧體制發展下的另類出路,卻也隨著日益「慣行化」現象的出現,引發真與偽爭論。無獨有偶,我們也能從日常生活去觀察消費者如何看待有機商品,從媒體報導下標來看,一旦有機農產品出了什麼紕漏,不管真相如何,通常都先被冠上「黑心」、「造假」……的負面指控。
日本島國的農業大夢:鬆綁法規、產業六次化 看轉型後的因應對策/陳玉華
日本安倍政府在2013年提出「攻擊型農業」的施政方針,試圖將過去深受保護的農業轉化為「成長型產業」,並藉由擴大經營逐步邁向農業出口大國,同步增進國內「產業六次化」規模。聚焦於此的同時,不妨讓我們透過《2025農業關鍵字》一書,探討日本政府如此的野心勃勃,是否真的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