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127 頁
驚!1個月新增3疫區 非洲豬瘟疫情在亞洲不斷升溫
亞洲南端的國家-東帝汶27日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通報非洲豬瘟疫情,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8日在臉書分析最新疫情,東帝汶首次就通報100例,顯示疫情已非常嚴重,國內防疫作為一直是超前布署,早在9月5日即宣布針對東南亞全境所有直航班機,全部比照疫區標準,採取旅客行李百分之百檢查的邊境防疫作為。
為都市上一點「農」妝——「2019年都市農業發展論壇」紀要
隨著「六都」建立,為滿足市區、郊區的環境平衡和觀光遊憩的需求,都市農業的發展勢在必行。2019年9月24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簡稱桃改場)主辦的「2019年都市農業發展論壇——城市科技桃花源」假集思臺大會議中心舉行,本次會議探討了國際上都市農業的現況,並討論臺灣如何學習這些成果,運用新科技,打造具有在地都市特色的農業場景。
秋行軍蟲防治階段雲林要脫隊?農委會:脫離中央指令恐致嚴重後果
秋行軍蟲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針對雲嘉地區的雜糧及硬質玉米發布預警,顯示秋行軍蟲的危害警訊升高。雲林縣長張麗善26日更是在玉米田邊,宣布「啟動第二預備金補助農民購買防治用藥,為控制疫情,避免疫情擴大」,這讓秋行軍蟲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緊急召開記者會制止,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表示,現在還是第2階段,農民通報疑似案例後,農委會立即派人鑑定,2天即可確診,立即幫農民噴藥防治,農民不用擔心要花錢。
12名全國模範漁民名單出爐 維護海洋健康是他們共同理念
全國漁民節前夕,中華民國漁會27日搶先公布12名模範漁民名單,今年有4名女性從業者獲獎,為歷年女性獲獎比例最高的一屆,也看到知名鏢旗魚紀錄片《戰浪》男主角陳永福船長的身影。多數獲獎漁民在受訪影片中指出漁獲減量、海洋垃圾的問題,他們不只以身作則維護海洋健康,更呼籲下一代、其他漁民起身行動。頒獎典禮10月5日晚間將在桃園竹圍漁港舉行,屆時還會頒發21名全國優秀漁民及有功人士獎項,讓民眾能一窺海上英雄的風采。
【公民生態課】如果有一天壽司盤內沒海鮮!? 談海洋生物資源永續
海洋生物資源提供了人類許多生活中的重要物質,包括食物,因此必須有效地保護這些資源。最近幾十年來,由於直接或間接人為因素的作用,海洋生物物種滅絕的速度加快,導致物種多樣性也日趨下降。以台灣為例,雖然台灣擁有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但是一般民眾對於海洋生物的認知卻相當薄弱,與其說是海洋文化,不如說只是停留在「吃」的海鮮文化階段。
漁業署10月底推養殖漁業計畫 專家籲培育魚病人才、發展育種
臺灣養殖漁業因極端氣候、水土資源有限、產業結構僵化等因素,導致產量佔全球比值從1950年的4%衰退至0.3%,漁業署現擬定四年期中程計畫「養殖漁業發展策略」草案,以專區、專水、專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調整,預計10月底送交行政院討論。學者建議,應從培育水產疫病人才,發展育種、疫苗及飼料產業,以提升養殖產業競爭力。
屏東林管處森林永續經營獲認證 全國取得FSC認證面積大進補
森林可以為人類所利用的前提是永續經營,林務局106年訂定補助辦法,以補助驗證費用的方式,鼓勵林業經營者取得森林永續經營的國際認證,但因為國內私有林地的面積很小,加上申請認證費用偏高,因此成效並不顯著,一直到屏東林管理加入申請認證行列,經過審查後,屏東林管處成功獲得FSC FM標章,27日在林務局風光舉行授證儀式,而國內累計獲得FSC認證的林地面積,一舉突破1萬公頃。
印尼青農在台實習啟動 陳吉仲勉回國成為成功生產者、決策者
為促進臺灣與印尼農業國際交流,農委會推動印尼青農來臺農業實習計畫27日正式啟動。第一梯次53名印尼青農已在臺完成銜接課程訓練,即日起將前往各地區實習農場展開實習。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以自身留美學習的經驗勉勵印尼青農,在臺灣學習農業技術,回國後會是成功的農業生產者、決策者。
澀柿子大減產「樹上好稀疏」 盛產期遲至10月初
柿子橘紅的顏色讓它成為討喜的水果,國內種植的柿子有2種,一種是脆柿,一種是甜柿,其中,今年的脆柿產量受到天候因素影響而大減產,主產地番路鄉的脆柿收成,恐怕只剩3成,產期也大延後,盛產期得等到10月初。番路鄉的脆柿現在雖然已經開始採收,但還不夠成熟,剛開盤的收購價1斤14元,這2天漲到16元,但因為整體產量大減,果農今年的收入還是會受影響。
虐殺動物頻傳 動保團體疾呼「我要動保警察」
即使很多毛孩子已被當作家裡的寶貝照顧著、愛護動物已成普世價值,但動物受虐待,甚至是虐殺情形還是時有所聞,動保團體多次呼籲成立動保警察,專責處理、偵辦虐待動物的刑事犯罪案件,但警政署認為現在派出所的員警已能處理違反動保法的案件,通報動物受虐案件有標準作業流程可以遵循。為了防止再有動物受虐,立法院新會期開議之初,立委不分朝野與動保團體站在一起,要求成立動保警察專責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