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111 頁
無地不符農保資格?免驚!老農身故可改領喪葬慰問金
農民健康保險條例第40條規定,農民健康保險(簡稱農保)被保險人死亡時,按其當月投保金額,給與喪葬津貼15萬3千元。但卻有部分農保被保險人於死亡前持續繳交保險費,但因土地移轉等因素,經勞保局審查未符農保被保險人資格,而不予給付喪葬津貼。為照顧長期參加農保的老年農民,提供其死亡後的喪葬照顧,行政院核定發給喪葬慰問金(簡稱慰問金)10萬2千元。
澎湖海域變乾淨了!清出9萬公尺海底覆網 再現海洋新生機
四面環海的澎湖群島,不少島民是以海維生,海洋更是澎湖漁業的經濟命脈。但是由於過去許多爭議漁法,以及保育觀念不足,以致海洋生態惡化。為了維護海洋,澎湖縣政府與漁業署共同推動多項海洋活化政策,希望逐步復育海洋環境、讓漁業資源得以永續。
【戰勝冷水性魚種】系列報導
臺灣有一群學者充滿理想,利用高雄市永安區的天然氣廠,每小時可排出約2萬噸的低溫海水,養殖大西洋鮭魚、仿刺參、鮑魚等冷水性魚種,經過5年奮鬥,克服種種難關,已初步見成果,其中明年即可迎來首批國產大西洋鮭魚卵,甚至下半年就有機會嚐到國產鮭魚的滋味。農傳媒帶大家一探「LNG冷排水養殖模廠」,揭養殖冷水性魚種的養殖甘苦。
不讓幽靈漁具成海洋生態殺手 全臺3縣市推動刺網漁具實名制
刺網漁業在進行漁撈作業時,部分網具可能受強流拉扯斷裂而流失於海中,形成「幽靈漁具」,隨後受海流、潮汐等作用漂流至礁岩區,並覆蓋於礁岩或珊瑚上,因刺網漁具係屬人造纖維材質,不易腐敗,形成「海洋廢棄物」,造成海洋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因此,除中央政府外,各地方政府近年也因地因時制宜,積極推動不同刺網管理措施。
豬肉冷凍不會壞? 專家:3要點影響豬肉腐敗的速度
生鮮豬肉到底可以保存多久?一直是許多家庭主婦疑慮的問題。市售生鮮豬肉有溫體的、冷藏的及冷凍的,大家都有個基本常識,溫體豬肉保存時間最短,如果不放進冷藏,大約只有幾小時的保鮮期,冷藏豬肉如果沒有特別處理,在家裡的冰箱大約可以保存2~3天,至於冷凍豬肉保存期限就長得多了,依其處理與包裝的不同,一般可能短自3個月,長到數年。曾有人提出,冷凍肉因為在冷凍狀態,不會腐壞,建議不要訂「有效日期」,真的是這樣嗎?
海帶昆布傻傻分不清?專家曝4大冷知識 第一項超神
熬煮湯頭、滷味裡鮮嫩滑口的海帶,是熬湯愛用的鮮味食材,吃海帶時,你曾想過為什麼海帶上面都有打個結嗎?海帶打結的原因居然和「食用方便」有關係?!海帶和昆布它們倆是一樣的嗎?處理乾燥的昆布時,發現上面有白色粉末,可以吃嗎?關於海帶、昆布的四大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植物肉時代來臨? 2原因讓「肉類替代食品」翻轉美國飲食文化
根據美國民調公司在2016年調查的結果,全美18歲以上的2億4,500萬人中,有430萬的素食主義人口,370萬的維根(維根主義是一種生活方式,不僅避免食用屠宰的肉類,也會避免雞蛋、乳製品及蜂蜜等由動物所搾取而來的產物)主義人口。在1997年時,素食主義人口約只有200萬人,占18歲以上的人口的1%,可見美國避免肉類攝取的人口漸增。
食米量僅20年前一半!國產稻米與小麥食用量 驚現死亡交叉
你今天是吃飯還是吃麵?在20年前10人有7人會回答吃飯,如今可能不到一半。臺灣擁有稻米王國的美稱,然而國人卻越來越不愛吃飯,民國70年每人每年平均食米量有90公斤,但107年下滑到45.61公斤,食量接近腰斬,當然這也影響到台灣米的銷量。
似肉又非肉?美國市場新趨勢 「肉類替代品」的崛起
由於世界人口持續增加,連帶使食物需求續增,肉類增產也是必然趨勢。在消費者方面,對環境負擔較少的食品需求已增加,尤其是植物肉(Plant-Based Meat,PBM),其營業額正逐步提高,帶動肉類替代食品的需求,未來有可能會進一步提升;至於市場上尚未販售的細胞培養肉,未來發展目前仍難預測。
出動軍隊鎮守、開啟歐洲的肉食生活 看「馬鈴薯」如何改變歐洲飲食文化
統治德國北部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為了向國民推廣馬鈴薯,每天都「以身作則」吃馬鈴薯,並於國內舉辦馬鈴薯的巡迴推廣活動。為了「營造」馬鈴薯的重要性,腓特烈二世特命軍隊鎮守馬鈴薯田,藉此吸引國民對馬鈴薯的注意力。他偶爾還會以武力逼迫農民種植馬鈴薯,若農民抗令,就施以削鼻剁耳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