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109 頁
【歷史來說菜】日治時期的西洋味:臺灣西餐的華麗初登場
中國的西洋料理起始於1860年代左右的上海英法租界,隨國民黨來臺灣的移民也將上海式西餐帶到臺灣。臺灣西餐則是日本時代的產物,1895年的北門街就已有了「臺灣樓」,到1908年冬,臺北的「鐵道飯店」開幕,臺北最高級的西洋料理華麗出場。到1934年成立的波麗路西餐廳,已經是非常成熟的在地化西式料理屋了,或許可以稱為臺式西餐。
團結力量大!從日本合夥制度 看4大共同化措施如何改善水產經營
日本水產業,為了實施「共同化」,逐漸成立「有限責任合夥」組織,成為共同化的一項新手法外,也是改善水產業經營狀況的手段。透過「有限責任合夥制度」,利用水產業者間的共同購買、共同銷售等方式,降低成本或增加收入,以 改善經營狀況。
「黑白切」怎麼來?從一道臺灣經典小吃 搞懂你究竟在吃些什麼
在臺灣,常常可以看到許多攤販、小吃店在招牌上寫著大大「黑白切」三字,店家案頭前會放著很多不同的內臟與肉類部位,點餐單上甚至還會有許多神秘的名詞:「脆管」、「脆腸」和「粉腸」等。這些彷彿黑話的名詞,聽起來好像差不多,但其實都指稱著不同的解剖部位,吃進嘴裡的口感與滋味也有著很大不同。這些名詞,是屬於饕客們與店家的豬隻解剖學,用詞正確,才能吃到心裡所想的部位;了解這些名稱,才能順利點單、大啖美食。
【歷史來說菜】精緻高檔即臺灣料理?裕仁皇太子來臺御宴一窺臺菜起源端倪
臺灣風味並不是從21世紀的臺灣開始, 關於「臺灣料理」 我們必須從1923年4月24日裕仁皇太子來臺行啟的御宴說起,裕仁皇太子就是後來的昭和天皇( 1926年12月25日即位),1895年日本統治臺灣開啟了臺灣西式生活,跟隨日本明治維新的腳步進入國際化社會。
【鼠年小百科】揭祕「錢鼠」:香噴噴又帶財的古老動物?/林育安
己亥的金豬年即將進入尾聲,緊接著接棒的是庚子金鼠年。不妨來段鼠年話鼠,讓大家對於老鼠稍微認識一下…
賞花隨身行,讓花香圍繞你左右
由三百多位花藝設計師與愛花民眾一起合作,使用十萬盆鮮花,把亮麗的玫瑰、非洲菊、雞冠花當作顏料,創作出以「台灣」為主題、五彩繽紛的大型花毯。遠遠望去,大地上一片百花齊放,不少民眾紛紛舉起手中的相機拍照,與鮮豔嬌美的花兒留下合影。
何謂IPM?解析首屆「永續善農獎」 優秀農友力拚聰明防治、農藥減半
氣候變遷除了衝擊農業產值,也間接造成植物病蟲害危害情形加劇,為了改變慣行農法農友以化學農藥作為唯一防治手段的心態,防檢局於108年以現場操作農友為對象,辦理第一屆「永續善農獎IPM Award」,透過表彰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IPM)優秀操作農友,建立其他農友或生產團體之參考典範。
【居家料理實驗室】善用食材變化! 4道蔬菜乾料理食譜 讓煮飯變得更輕鬆
蔬菜乾,尤其是曬到全乾的蔬菜,其澀味和刺激性味道會和鮮味及糖度一起滲透到整個蔬菜乾,變成非常獨特的味道。所以使用咖哩粉、苦椒醬(韓式紅辣椒醬)、魚露、醋等帶有強勁味道的調味料時,只要一點點的分量,就能做出調味均衡的美味料理。
【氣候變遷下的畜牧業】緩解乳牛熱緊迫?先改善2大關鍵最重要
一般狀況下,乳牛會利用調節生理(如呼吸頻率)和行為(休息模式)以達到熱平衡並維持恆定的體溫。但是當環境條件超過乳牛可調節之閾值限制時,就會產生熱緊迫,並造成乳牛生產及繁殖性能下降,甚至健康受損(圖1)。以美國而言,每年乳牛因熱緊迫造成的經濟效益損失預估為9億新臺幣。
花卉推廣「遍地開花」,全台愛花一起來
台灣花卉栽培技術不斷進步,一年四季生產各式美麗花卉。為鼓勵民眾多親近花卉,進而賞花、愛花、用花,農糧署與花卉團體齊力在全台北、中、南舉辦推廣活動,期望讓民眾感受花卉所帶來的好風景,為生活增添更多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