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影音
農觀點
專輯
鄉間小路
各期雜誌
封面故事
人物
土地
飲食
藝文
豐年雜誌
各期雜誌
封面故事
農業經營
農業技術
豐年人物
農藝
人間條件
說故事的人
風土元素
相遇
農藝
Podcast
豐年社
關於我們
阡陌七十三年 豐年社農業故事
豐年大事紀
資訊揭露
聯絡我們
新聞
影音
農觀點
專輯
鄉間小路
各期雜誌
封面故事
人物
土地
飲食
藝文
豐年雜誌
各期雜誌
封面故事
農業經營
農業技術
豐年人物
農藝
人間條件
說故事的人
風土元素
相遇
農藝
Podcast
豐年社
關於我們
阡陌七十三年 豐年社農業故事
豐年大事紀
資訊揭露
聯絡我們
首頁
專輯
【戰勝冷水性魚種】系列報導
【戰勝冷水性魚種】系列報導
農傳媒
20200102
facebook
line
twitter
文/戴安瑋 首圖攝影/莊曉萍
臺灣有一群學者充滿理想,利用高雄市永安區的天然氣廠,每小時可排出約2萬噸的低溫海水,養殖大西洋鮭魚、仿刺參、鮑魚等冷水性魚種,經過5年奮鬥,克服種種難關,已初步見成果,其中明年即可迎來首批國產大西洋鮭魚卵,甚至下半年就有機會嚐到國產鮭魚的滋味。
農傳媒帶大家一探「LNG冷排水養殖模廠」,揭養殖冷水性魚種的養殖甘苦。
專題報導
【戰勝冷水性魚種03】跟進日韓!臺灣養殖牙鮃成功 魚苗先上市
【戰勝冷水性魚種02】和國寶魚吃同一條水 大西洋鮭魚在高山上「下海」
【戰勝冷水性魚種01】國產鮭魚首曝光!最快明年底上市 有機會嚐鮮
標籤
戰勝冷水魚
facebook
line
twitter
你可能會喜歡
【農土飛地】國土計畫法下臺灣農地滅失存亡大戰
農業部長陳駿季專訪:政府投資要使產業進步 首先精進農業資訊服務
【國宴食材產地】匯集全臺22縣市農產 2024總統就職國宴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