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鄉間小路 第 135 頁
【菜市人生場】屬於地方的湯頭
帶著刻意放大的感官逛市場,瞄到尋常鹽漬鯖魚紙箱的後頭,竟然附上一幅全彩薄鹽鯖魚出水圖,正讚嘆海報印得精細、選圖一流,老闆娘悠悠湊近。
【餐桌通信】南洋消暑涼方
如果是夏天家常料理的話,我特別喜歡瓜啊果啊豆類這些食材,像是甜甜的絲瓜麵線、或是加點酒的薑絲冬瓜蛤蜊湯、當然還有鳳梨苦瓜雞,讓人忘記什麼是天氣好熱食慾不振,吃撐過頭、動彈不得再說是夏天的錯就好了。
【食事旅行家】開菲祖的豆花擔子
黎刹(Rizal)是19世紀末被西班牙殖民政府槍斃的烈士,年僅36歲,他死後菲律賓革命風起雲湧,今日全國各地都有以黎剎命名的公園、道路、廣場、學校、社區中心,幾乎像臺灣的中山或中正一樣普遍,甚至還有國定紀念日。
【南洋庶物學】不是沒苦味,是懂吃苦了
印度媽媽格魯米在九坪的小房子裡,專心地為一顆顆山苦瓜削皮,屋內很快就沁滿瓜果的清香,我第一次發現原來苦瓜是有香味的。
【農食部】一條溪魚的誠意
有次跟著部落農家一起準備料理,似乎有重要人士來訪,聽說備餐的農家父親前晚就帶著家中較大的男孩子沿著溪水補魚。
【時與光】幻花奇想
夏季,熱氣凝結在水泥地久不散,午后降雨,奔騰起一股氣流,直竄腳底。暑氣,總能讓葉菜類、鮮花等等季節限定花草,加速歸於塵土。因而,夏天的花市,以足足能過渡鮮花成乾燥花的款式最受歡迎。
【野雜學】山居照明
山中生活的照明,日光是最需要善加利用的光源,如果建築物能開天窗或是採光窗,多數的白天室內不需要使用人工照明。
【農婦心底話】誰叫我們是:健忘又可愛的人類
2018年夏日,日本靜岡縣木之花家族的稻米收割,我站在稻田前,看家族成員慎重其事地祭禱、舞蹈、歡慶。在歌聲中,女孩們慢慢走下田,以手割稻的形式表達敬重,厚重的雲層不期然打開了,富士山悄悄探出了頭。
【行舟地】達悟載舟地的魔幻時刻:飛魚們還在嗎?
這趟專為划拼板舟而安排的三天兩夜蘭嶼之旅,在第一個下午就達成了願望。飛魚季一過,要乘坐拼板舟是如此輕易,一趟體驗五百元,彷彿在河邊和船家議價擺渡。
一村一廟一學堂
穿過海尾朝皇宮正殿的繚繞香火,不難發現這座宏偉廟宇,同時也是活力十足的學園。背畫架的阿嬤牽著小孫女一起上粉彩繪畫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