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走入山間聚落,傳統智慧加乘現代科技,看見臺灣林下經濟多樣性

林下經濟,在臺灣是一個新穎的名詞,但從過往原住民的採集、在山區進行的小規模農作,到近年漸漸受到重視的林下養蜂、大武森雞,其實都可說是林下經濟的一種型態。長年協助社區發展的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美惠指出,雖然現行《森林法》尚未正式認可林下經濟,但並不是只有國有林班地或林業用地才能推動林下經濟,「很多偏鄉的農牧用地因為人口外流或老化,早已廢耕多年形成次生林或轉為造林地,這些地區都可以先嘗試。」

新聞
水產養殖小細節大學問,文蛤攝食判斷不易,策略管理改善養殖環境

目前臺灣對文蛤生物學認識不足,未有標準判斷是否生病,一旦發生大量暴斃,往往無法收拾。文蛤濾食行為,由於鰓組織、口部被外套膜和雙殼包住,無法直接觀察,不像魚蝦養殖可直接觀察攝食行為。再者,其糞便和擬糞大都附著於底泥,不像魚蝦糞便懸浮於水中,造成養殖管理上判斷是否攝食的困難。

新聞
非繁殖季節如何提振番鴨產蛋率?人工光照接力互補,全年皆產期

因此,實際執行光照調控番鴨產期時,應搭配外界的自然光線,考量日出與日落時間長度,於無日光時以室內光源補足光照時間長度,讓番鴨可以最大限度的接觸自然光照,應該就可以改善種蛋受精率較差的情形,而且也能節省白天的電費支出,增加飼養收益。

新聞
「引水」思源,成為養殖漁業生物安全第一道防線,讓疾病難越雷池一步

國外水產養殖生物安全管理早已行之有年,不過臺灣養殖業者以個體戶為大宗,多數情況,魚塭僅隔一條土堤就分屬不同業者,疾病、藥物可能隨著空氣、水源或鳥類的傳播,影響到鄰近魚塭;再加上養殖區域分散在沿海區域,如何妥善規劃進排水管線,杜絕水源交叉汙染、落實生物安全管理,深深影響養殖業者一整季的收成。

新聞
別再依賴化學農藥了,多元應變措施方能取得生態與生產間的平衡

生物農藥、化學農藥同樣面臨農民最為關切的課題「藥效」,然而相關影響環節不只是防治效果快慢之別,應透過正確診斷對症防除及合理施用技術,原則包含農藥種類選擇、節制與精準施用、最佳施用時機,並且漸次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替代。

新聞
洞悉生物防治先機,微生物農藥、植物保護資材巧妙搭配,蔬菜種得好又安全

不同菌種也建議分別於不同時間與部位施用,例如芽孢桿菌、鏈黴菌、木黴菌、蟲生真菌不宜相互混合使用,以免相互拮抗折損戰力。不宜混合抗生素、銅劑或部分殺菌劑,例如蘇力菌勿混和鹼性資材,否則易降低殺蟲效果。建立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生物防治資材均應於發病初期或害蟲發作時提早使用。

新聞
生物防治如何對準新航道?想要友善提升藥效,就靠害物整合管理

化學農藥氾濫,甚至周邊環境用藥連帶引發食品安全風險,朝向有機農業、友善環境農業的趨勢不再相對遙遠。再者,2017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喊「10年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半」政策,預計推出低毒有效的化學農藥、非化學農藥防治資材,以取代高風險農藥。

新聞
作物長不好?先測量土壤穿刺阻力,探查地下世界有學問

土壤物理逆境常是造成作物受病蟲害影響的重要因子,因為無聲無息,又不易外顯於色,而常被大家無意間忽略,建議若遇到難處理的病蟲害問題,不妨往土壤一探究竟,或許會另有一片海闊天空。本文以3個田間案例,從作物生長關鍵因子來談常見的土壤狀態。

新聞
農場管理轉型怎麼轉?「科技務農」善用數位軟硬體,跟緊下一波農業革命

農作物對農民來說就像自己的孩子,巡田是每天例行公事,但是當你有100多公頃甚至上千公頃的田,要怎麼知道哪些孩子已經喝過水、吃過肥了呢?不是只有大農才應思考如何管理,即使只有幾分地的精緻農業,也有可能面臨人力不足的問題,不同型態的農業如何善用各項軟、硬體來提升經營效率,將是農場管理轉型的關鍵。

新聞
【發現臺灣農業競爭力】彩色甜椒打通超市通路,年收百萬靠「創意合作」

第27班生產主力為彩色甜椒、地瓜葉、青花菜,均不算高單價農產品,卻能締造年收百萬元的佳績,難能可貴。班長莊志銘說,全班產出半數以上送交連鎖超市,全聯福利中心、台灣楓康超市、Costco好市多等都是合作夥伴,通路穩定,班員因而不用掛心市場波動,可心無旁騖專注田間管理,只要顧好品質,產出越多,收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