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思源,成為養殖漁業生物安全第一道防線,讓疾病難越雷池一步

內容提供/ 豐年雜誌 文/ 洪嘉鎂 攝影/ 謝佩穎

國外水產養殖生物安全管理早已行之有年,不過臺灣養殖業者以個體戶為大宗,多數情況,魚塭僅隔一條土堤就分屬不同業者,疾病、藥物可能隨著空氣、水源或鳥類的傳播,影響到鄰近魚塭;再加上養殖區域分散在沿海區域,如何妥善規劃進排水管線,杜絕水源交叉汙染、落實生物安全管理,深深影響養殖業者一整季的收成。

「落實生物安全,應考量環境、生物、營養、疾病四大方向。」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教授冉繁華表示,水產養殖要做好生物安全管理,必須考量空氣、鳥類及流動水三大要素,其中水產養殖在生物安全管理上的最大漏洞正是「流動水」。

過去臺灣有相當高比例的養殖區域進排水不分離,無法確保引入魚塭的水源是否受到汙染,當魚塭爆發疾病,病原可能隨著魚塭水體流動與進排水而散播。國外養殖業土地面積較大,會在同一海域中依據洋流特性規劃進排水管線,避免水源交互汙染,但臺灣地狹人稠、土地有限,進排水多半在同一海域,難以與國外狀況相比,折衷之道可從區域共同管理和建立自家「水庫」,雙管齊下。

冉繁華以高雄市永安區的冷排水為例, 因當地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永安液化天然氣廠會大量抽取海水,讓液化天然氣從零下162℃轉換為氣態,為避免管線內有附著物產生,海水會先經殺菌處理,降低水中藻類及細菌含量。

永安液化天然氣廠的冷排水提供當地養殖業者使用,海堤上可看到密布的管線。

2005年起,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將永安液化天然氣廠冷排水無償提供給永安區居民使用,之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也編列預算,用七期工程為永安區養殖業者建設冷排水管線。冉繁華團隊配合漁業署計畫,針對冷排水進行水質檢測,結果發現冷排水帶菌量極低,作為養殖用水能提高生物活存率,降低生物危害機會。永安區案例顯示,從環境著手,有機會解決流動水的問題,冉繁華說:「如何整合大家共同處理乾淨用水,並且讓養殖用水進排分離,是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課題。」

建設水庫,穩定水質為基本盤

永安區的成功案例引起外界廣大關注, 政府近年也開始在養殖漁業生產區推動架設統一供水站,同時規劃排水管線,有效管理養殖水源進排分離。然而,統一供水站須透過工程建設,耗費時日較長,短時間無法拓及所有養殖區域,個體養殖戶不妨試著建立「水庫」。

坐落在臺南市學甲區的亮哥生態養殖場,同時提供觀光休閒、風味餐及DIY 活動,場內所生產的臺灣鯛獲得國際非營利組織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負責任的鯛魚養殖國際基準」(ASC-ISRTA)認證,此認證評估養殖業者是否建立負責任的管理方式,使該項漁業可持續性發展。走進場內可以看到一條筆直的道路,在場區邊緣有幾個魚塭正在晒池。

場主周志亮的太太蔡阿玉表示,這些空魚塭之後作為水庫,水庫可以在養殖魚塭發生問題時,立即處理水質問題,例如看到魚隻浮頭,表示底下水質可能出現變化, 不適合魚類生存,可立即抽取水庫換水。目前場區水庫依照收成、放養情況進行適度調節,讓每個養殖魚塭都有機會成為水庫,降低土地生產壓力。

冉繁華說明,穩定水質對養殖生產相當重要,養殖用水可能會受到環境影響,例如養殖過程過度投餵飼料,可能讓飼料無法完全被利用,除了成本增加外,池底飼 料會被細菌分解,產生亞硝酸、硫化物等。若養殖業者為了稀釋水質,直接引進外部水源,水質變動可能影響魚塭環境,緊接著發生疾病。

對亮哥生態養殖場來說,水庫的建設不僅用於穩定水質,事實上「負責任的鯛魚養殖國際基準」認證項目就包括水源取得, 養殖用水必須取自於地表水,因此所使用的水源大多來自雨水,不抽取地下水。

周志亮堅持場內不噴灑任何除草劑,全仰賴人工除草,避免魚塭生物受到影響。

「由於水庫內沒有養殖生物,病原菌就沒有過多宿主可寄生,病原量也會隨之降低,以達到環境上生物防治的概念。」冉繁華建議,養殖業者可將總養殖區域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作為水庫使用,水庫建設地點可選在較有人車往來的位置,讓養殖生物遠離感染源。水引進水庫後,先進行初步的生物性或化學性消毒,例如透過合法消毒劑二氧化氯、漂白水消毒,接下來施肥、培養藻水, 維持水色穩定,最後將水引入魚塭內。

養殖環境管理因地制宜,才能事半功倍

水質處理是水產養殖最重要的關鍵,生產環境維護也不容忽視。臺灣大多數養殖魚塭都是土池,有土就會有草,雜草管理也連帶影響魚塭的健康。

冉繁華解釋,岸邊長草代表另一種生物安全狀態,在國外除非是大規模養殖,一般規模的土池旁都能看到草,建議採人工除草,至少不必擔心殘留農藥隨著雨水沖入魚塭中,影響生物生長。

亮哥生態養殖場便全都仰賴人力除草,不噴灑任何農藥,由於兼作休閒觀光,參觀道路的左右兩側還架設網子,防止遊客掉落養殖魚塭中。蔡阿玉說,雖然作為休閒漁場,但會規畫遊客行走路線,引導到簡報室,不讓遊客走上土堤,除了避免意外事故發生,也是為了保護魚塭生物,降低生病機率。

養殖環境的管理策略必須因地制宜,像是臺東夏季有焚風產生高溫,宜蘭夏季有暴雨等,宜蘭養殖業者就要特別注意強降雨對於水體酸鹼值的影響、藻類死亡問題。例如,可事先準備農業用石灰、沸石粉等, 處理水體酸鹼值波動,面對因為鹽度改變造成藻類死亡的狀況,則可以善用益生菌協助分解藻類屍體,減少病原菌滋生,達到以菌抑菌的功效。冉繁華表示,這些可預期的狀況,應有管理策略預防及改進,養殖管理的正確度、細膩度及效率性在養殖現場相當重要,養殖業者必須審慎思考每個決定理由及執行時間點。

養殖魚塭收成後,經過整池、晒池等作業,消毒池底,避免新放養生物受到環境影響。

場內細部環境管理則可參考政府推動產銷履歷時,公布的《養殖魚類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包括水、飼料、養殖環境等都有基本要求。雖然並非所有養殖業者都願意接受產銷履歷驗證,冉繁華仍建議,養殖業者可以了解各物種的臺灣良好農業規範,自我要求。例如,飼料間必須設置棧板讓飼料離地,避免光線、高溫及濕氣影響飼料品質;為避免老鼠或其他生物啃食,可低度允許使用藥物防治。

多一道消毒,少一場大病

對於臺灣養殖漁業來說,最容易被忽視的生物安全問題莫過於人員進出。臺灣養殖場規模小,大多只有1 ~ 2 人管理,進出人數及頻率較低,但收穫時須仰賴外來人力幫忙,病原就有可能隨著網工及器材進入魚塭中。

採用溫室循環水養殖的一夫水產生技養殖場就有切身之痛,場主徐嘉隆雖然謹守不進出他人養殖場的原則,但前陣子因為場內人手不足,聘請網工進場協助部分魚塭收成,卻忽略網工及網具可能帶有寄生蟲,而造成隔壁魚塭魚隻感染卵圓鞭毛蟲, 最後只能趕快讓魚隻消肚收成,降低損失。

「從生物安全的角度來看,進場的網工衣物及網具都須經過消毒,避免不同魚塭甚至不同地區的魚塭交互感染。」冉繁華強調,養殖業者應該確保入池器材必須在眼前消毒,但實際操作的嚴謹程度可視現場狀況調整,如果魚塭是一次收完,影響就不大,因為池中已經沒有生物。

若不是一次性收完,或有跨池收魚等情況,那就必須注意消毒流程。養殖業者可先準備一些500 公升的橘色塑膠桶,裡面裝入100 ~ 200 ppm 漂白水,請網工將器材及青蛙裝等放入桶內浸泡10 分鐘以上, 進行表面消毒,若有多個魚塭須收魚,每次換池都必須消毒。

不過人員進出控管問題較少發生在種苗繁殖場,通常為了確保生產安全,養殖業者會加強人員進出管理,入場前鞋底須踩踏漂白水消毒後方能入場,甚至規範進出時必須換穿雨鞋。室外種苗繁殖場則會將孵苗區域集中在養殖區域的正中央,周邊就像隔離田,飼養不同物種,降低病原進入的可能性。

網工入場前,養殖業者可準備消毒水讓網工清洗網具及身上衣物,避免將他池病原引入。

健康種苗,生物安全的源頭

除了從水源、環境改善生物安全,生物源頭控管也很重要。冉繁華指出,生物安全從源頭就要開始管理,對於種魚、種蝦或種貝應有育種遺傳的觀念,不管政府或是產業界都要努力。

健康種苗是生物安全的源頭,冉繁華表示,目前輔導供應石斑魚卵的養殖業者, 為每隻種魚施打晶片,透過次世代定序, 找出抗病力強、成長快速的個體,協助養殖業者篩選石斑魚種原,之後還能進行產量追蹤,適度淘汰種魚,甚至透過晶片身分證從源頭解決垂直感染等狀況。

冉繁華進一步解釋,以種魚來說,如果未來疫苗能夠順利開發,就能解決種魚垂直感染魚卵,也防止受感染魚卵隨著買賣交易,將病毒散布到其他養殖區域。過去龍膽石斑種魚須仰賴打針催熟才能繁殖, 相關打針技術業者都很熟練,不影響產業操作,若未來能透過種魚疫苗施打,長久下來可使魚卵不帶病原或是降低病原量, 解決源頭垂直感染問題。

許多養殖業者為了確保種源乾淨,會特地引進無特定病原(SPF)苗,不過此舉並非人人通用。冉繁華說明,一塊處女地引進無特定病原蝦苗繁殖,因當地沒有蝦類病毒,就能大幅降低疾病問題,之後只要確保引進種蝦不帶有病原,可避免基因窄化發生。但長期養殖區域,環境本身就充滿病原,無特定病原蝦苗雖有貢獻,但不能解決一切問題,應思考其他方法。

冉繁華建議,養殖業者可以應用國際目前推動的抗特定病毒(SPR)蝦苗概念,保留罹病後沒有死亡的蝦做為種蝦,透過保種將抗病性狀遺傳給下一代。徐嘉隆則以自身狀況說明,雖然場內沒有使用無特定病原蝦苗,但無論是蝦苗或魚苗進場前都會委託種苗養殖場消毒,進場後也會將魚、蝦苗先暫時飼養在檢疫區, 觀察是否藥物殘留、篩選不健康個體,等到確認無虞後才會放入池中,避免影響其他生物。

詳實記錄生產流程,定期檢測水質狀況

控制這些複雜的變因,光靠腦袋不夠, 平常就要時時紀錄。「醫生都要幫病人做好病歷表,研究人員到養殖現場不是華陀,無法只憑養殖業者概略印象做疾病判斷。」冉繁華表示,當魚塭發生狀況,研究人員前往現場僅能依據當下狀況判斷,並參酌養殖業者表達的情形,時常無法順利處理現場狀況,養殖業者應改變過去的觀念,不能僅憑印象養魚,而是要做好紙本紀錄,作為未來遇到類似問題的判斷依據,也能避免持續下錯誤決策。

徐嘉隆每天都會記錄觀察狀況、飼料量,還會針對特別事項記錄,以利後續追蹤,雖然過程繁瑣,但若未來發生狀況, 可以快速找到原因,此外也會定期使用簡易試劑測定水質,注意水質週期變化。

全球氣候變遷下,養殖漁業應導入科技化管理,檢測水質的總菌量、定期使用儀器或是用簡易試劑確定水質因子是否過高等問題,透過檢測結果做適當處置。冉繁華表示,很多事情都是從細節開始調整,「人、事、時、地、物,一有改變就必須要修正。」同樣物種可能在高雄市永安區養殖得很好,但轉到宜蘭縣養殖就必須考量環境差異,撰寫標準作業程序是必要工作,新手在撰寫標準作業程序上就必須更為細膩。

水質關係蝦苗能否健康成長,因此一夫水產生技養殖場所有用水經過消毒處理,避免外來病原入侵。

升級飼料營養,藥物合理使用

不過養殖中後期水質因子飆高是必然要面對的問題,就算從營養下手,都不見得能夠克服疾病侵襲。過去,臺灣養殖業者會用微生物處理水質,近年飼料配方改進, 除了原料取得多樣化,也能透過微生物讓原料產生不同附加功能,例如增強抗病力、幫助消化吸收。

「國際上已經開始針對益生菌進行研究,目前知道有些物質透過益生菌發酵後, 會分泌出好物質,能促使好菌增長,抑制壞菌,在體內形成好的微生物相,降低生物罹病機率,有些物質甚至能提高抗病力。」冉繁華說,透過添加免疫激活物質, 可預防疾病問題,像中國使用中草藥,東南亞、臺灣則是以益生菌的分泌物為主, 像是藻多醣、葡聚多醣等應用於提高人體免疫力的物質,也開始運用在養殖漁業了。

不過益生菌目前仍須仰賴政府強化管理品質,健全管理制度,以及生產者自我要求品質。冉繁華建議,使用益生菌時,須檢視菌種,並確認每毫升菌落數是否足夠, 才能達到預期功效,可選擇菌落數為109, 有利於實務操作,能將益生菌均勻潑灑到魚塭中。

冉繁華強調,養殖生物開始生病後,用對藥才是重點,當中須考量用藥時間、劑量及藥物種類,建議養殖生物生病要由專業人員採菌,透過體外培養觀察菌種生成狀況,再對症下藥,就算是同種疾病也會因為病發時間、地點等差異,而有使用藥物的差異。目前臺灣養殖用藥仍依循國際標準,對於可使用的藥物把關較為嚴謹, 主因還是為了人類的食用安全及致病性, 以及後續抗生素帶來的抗藥性問題。

養殖漁業鋩角不勝枚舉,箇中關鍵還是水,「最重要的生物安全仍要從水開始, 其次是生物、飼料營養,最好在疾病控管上要有新思維。」冉繁華認為,雖然養殖業者不見得能接受維護水源所需的成本, 但水源控管仍是最重要的環節,這是臺灣養殖漁業近10 年最應該積極改進的。

本文轉載自《豐年雜誌》2018年4月號。《豐年雜誌》電子書平台,請參考:udn讀書吧TAAZE 讀冊生活HyReadZinio華藝線上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