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蟹蟹尋奇
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2021年10月號 蟹蟹尋奇

威武大螯、堅固鎧甲,漫長演化而成的精巧構造,讓基因深植湛藍記憶的螃蟹,足跡橫行深海與山澗。豪邁剖半、入鍋蒸煮,蟹殼由紺青轉為豔紅,在吸飽湯汁的彈嫩蟹肉中,蟹黃流瀉而出,讓老饕讚嘆「螃蟹上桌,百味皆淡」。秋天是蟹的季節,與帝王蟹、松葉蟹等進口蟹相比,在地好蟹亦不遑多讓……

螃蟹
封面故事
橫行臺灣的螃蟹大家族

臺灣是螃蟹王國,目前有八百多種螃蟹的記錄,約占全世界的十分之一。你也許嘗過海蟹的美味,擁有把玩溪蟹的童年回憶,但是對於蟹,恐怕還是一知半解。《鄉間小路》編輯部選出11種螃蟹介紹,不論是食用價值,或作為生態指標,讓我們上山下海追蟹去!

封面故事
龜吼百年漁家,個性主廚的海派料理

家中從事漁業有百年歷史,從祖父輩就開始在萬里龜吼撈魚捕蟹,爸爸更被當地人稱為天才漁師,媽媽負責販售自家捕撈的鮮活海產。繼承家業成為漁人彷彿是理所當然的事,但身為漁家第四代,林宗漢卻選擇走不一樣的路,執起鍋杓當廚師。

新聞
多種海洋生物可吸收病毒 保持海中病毒量平衡

許多種海洋生物能在過濾海水、獲取氧氣與食物的同時吸收病毒顆粒。根據荷蘭皇家海洋研究中心(NIOZ)海洋生物學家Jennifer Welsh的論文,說到吸收病毒顆粒的海洋生物,最有效率的是「海綿」。Welsh說:「當病毒感染細胞,它會利用宿主製造新病毒。一旦新病毒被釋放出去,自然會去感染更多細胞。」然而Welsh發現海洋中雖然有為數眾多的病毒顆粒(光在一杯海水中就有超過1億5,000萬個病毒顆粒),但它們絕大多數會變成各種海洋動物的午餐。

新聞
天涼吃蟹囉!解構5款餐桌常見鐵甲客

秋天到了,蟹就肥了!古有蘇東坡歌頌啖蟹之樂趣,曾云:「不識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在菊黃葉紅時,正是品嘗鮮美螃蟹的最佳時刻,此時各大餐廳紛紛推出螃蟹料理,當你在餐桌埋頭猛吃時,不妨也瞭解些蟹知識和蟹文化。

新聞
活蟹、死蟹輸入不需向防檢局申報,也不會傳遞非洲豬瘟

有關昨(30)日媒體報導有貨運業者接到自中國大陸透過航空快遞寄送來臺的活蟹,疑似有非洲豬瘟防疫漏洞一事,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今(31)日指出,活蟹、死蟹,均不會傳播非洲豬瘟,也不是應施檢疫之動物品目,輸入時不需向防檢局申報檢疫。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沒有健全的食魚教育,何來海鮮文化?

還記得上一次吃魚是什麼時候嗎?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全球對水產品的依賴逐年攀升,從1990年代的14.4公斤、2013年的19.7公斤,到2015年時已突破20公斤;而臺灣國人平均約為34公斤,高於平均值1倍多。也許正閱讀文章的您並不像我每天食用海鮮,但從飯店的海鮮吃到飽Buffet、漁港海岸的海產店、街道巷弄的海產攤和夜市的海鮮小吃,從各類以海鮮為主打的飲食,就不難看出臺灣人有多愛吃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