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雜誌
用女性視野走的重建路,要當文化裡的野百合

車行由屏東縣霧臺鄉一路蜿蜒下行至群山環繞下的大武部落,這裡的族名是Labuwan,一個深山中的魯凱族部落。

封面故事
在桃花源部落裡栽培未來

桃花源屬於不斷追尋與耕耘的人。臺東縣延平鄉武陵村的布谷拉夫部落,布農族人世代居住於此,此刻年長族 人在自己的田地上,研究一度消逝的小米、紅藜、龍爪稷等古早作物,戮力復耕;新一代青年則發展在地食材 烘焙與農事體驗。兩代農家在認證程序、產值和創新的種種挑戰下,嘗試耕耘出布谷拉夫的未來。

新聞
【發現臺灣農業競爭力】復育香米,在自己的土地上站起來

對許多人而言,莫拉克風災已是遙遠的記憶,但阿里山茶山雜糧產銷班的班員卻不曾忘記,即使道路全被沖毀、農田早已荒蕪,他們不懼不驚,全力打拼

新聞
【寓軍於農】失根的好茶部落,走出莫拉克風災再現魯凱文化

他們的家,曾被土石流衝破,導致整個部落被迫遷移,成為失去家園的魯凱族人。走過莫拉克災後重建的漫漫長路,來自屏東縣霧台鄉好茶部落的魯凱族人來到瑪家農場「禮納里」

新聞
南安勇士帶路,探索布農族的狩獵文化與瓦拉米

為促進原住民農產業朝六級化發展,將地產地消的概念結合原住民傳統文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與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合作舉辦「布農族廚房小旅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