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勇士帶路,探索布農族的狩獵文化與瓦拉米

文/ 曾竫萌 圖片提供/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為促進原住民農產業朝六級化發展,將地產地消的概念結合原住民傳統文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與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合作舉辦「布農族廚房小旅行」活動,帶領消費者深入體驗卓溪鄉南安部落的狩獵文化與有機農耕。

本次系列活動前進卓溪鄉玉山腳下的南安布農族部落,四面環山,來自中央山脈的拉庫拉庫溪滋養著部落的稻田。族人傳承了祖先的山林智慧與狩獵文化,為維護當地自然生態,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玉山國家公園及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的輔導下,成功轉型有機農業推出瓦拉米,不但田間的蜻蜓、蝌蚪、鳥類等動物變多了,更讓台灣特有種淡水魚「菊池氏細鯽」重現田區。

拿海呼工作室是南安部落族人為傳承與推廣在地文化而共同成立,負責接待本次「布農族廚房小旅行」,拿海呼工作室的林泳浤,也是農委會輔導的百大青農,帶領一行人拜訪南安的黃金稻田,體驗學習布農族的傳統玉米粥、料理廚房、狩獵文化與豆類保種,並親手製作食器,工作室夥伴們則擔任各項活動的解說員。在族人逗趣的解說與示範下,讓訪客對布農族飲食文化,留下深刻印象。

成功轉型有機推出瓦拉米,讓南安族人相當自豪,為了讓訪客體驗一大片完整的黃金稻浪的景致,林泳浤特地拜託部落農友晚一天再割稻,他表示瓦拉米是利用生態系統的機制來防治害蟲,田間找得到長腳蛛、瓢蟲等天敵,可以維護農業生產環境與生物多樣性,做有機讓生物相豐富起來了,連「菊池氏細鯽」都回來了。訪客無不讚嘆這一片玉山腳下金黃的無敵美景,沉浸於稻香中,更感動於族人為維護農田生態所付出的努力。

以前小米是部落的主食,不足時便會拿玉米磨成粉煮粥來替代,這個玉米粥布農族語稱為Dan-Dan-Bue。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輔導南安的族人將玉米粥製作開發成適合親子共同參與的體驗活動,製作過程充滿趣味與挑戰。

「兩隻手一定要握在杵的中間」「不是這樣,眼睛要看著臼裡面」「杵要抬高,利用重力把玉米搗碎」綽號獵王的高廉松在一旁不時地提醒遊客,他和夥伴林瑞花兩個人一起熟練的示範搗玉米,低沉的杵聲有節奏地響起,贏得眾人的喝采。

來自彰化的莊姓夫妻費力的舉著杵,第一次體驗一來一往的搗打玉米,感到相當有趣。經過幾次過篩與碾製,把玉米磨成粉,接下來的煮粥也馬虎不得,Dena(迪娜,布農族語的媽媽或阿姨)宋琴珠教大家將磨好的玉米粉放入冷水後,開始加熱,她說必須不斷攪拌,才不會結塊,所以族人也稱之為搖搖飯。

在過去,狩獵是布農族重要的生計活動,除了採集所需的食物,更確立個人的生命價值,以獲得部落的肯定認同。

前南安部落主席賴天賜教大家如何架設捕捉山豬的陷阱,獵王示範利用大石頭架設鼠類等小型動物的陷阱,他們就地取材利用樹木枝條及木片,設置看似簡單的構造原理,卻能巧妙的抓住經過的獵物,而在取出陷阱下的獵物時,則要特別注意是否有蛇棲息,以免不小心被咬。

部落帥哥石君雄帶訪客體驗獵人烤肉,他表示獵人在山上會利用九芎或相思樹的枝幹搭設烤肉架,獵來的肉先抹些鹽,再放在烤肉架上燻乾,以便保存帶到山下。狩獵課程讓參與的訪客認識布農族的生態智慧與狩獵文化。

為了延續部落多樣化的豆類種子,頭目夫人高春妹多年來一直種植及保存著各種傳統的豆子,有白的、紅的、黑的、具有花紋的,有長的、短的、瘦一點的、胖一點的,她展示了14種傳統豆類種子,她說這些豆子有的植株低矮,有的藤蔓會爬很高,植株型態也相當多樣化,讓訪客大開眼界,也認識了部落裡默默在進行的自然保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