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青農
為了配合推動青壯年從農、漁電共生及智能防災設施型農業等政策,農委會農金局26日預告「辦理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辦法」修正草案,包括放寬農民申貸農業外所得可達基本工資1.25倍;經營漁電共生在取得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即可申貸;並讓興設溫網室設施申貸資金除可用於鋼骨結構,智能環控設施設備也可申貸。
「回到深溝都覺得是回娘家。」作為雲林蒜農之女,宜蘭深溝是青農吳佳玲以農為業的起點。近兩年她主力在臺中東勢和先生種植五分地的椪柑,不時回雲林真正的娘家為年邁父母幫農,但對深溝的米仍有放不下的感情。
經營超過60年的振東柑園,一草一木都是從爺爺趙世通年輕時便開始細心呵護,父母趙令熙、陳亭君接棒改為有機栽種,打響「幸福橘子」名號,而第三代趙子維返鄉務農後,多方嘗試,努力找出老柑園新方向,過程有酸有甜,要回應家人的期待與現實的考驗,也要找到人為與自然的平衡點,「我很喜歡吃我們家種的橘子,有酸氣又多汁,不是只有甜味而已。」幸福是什麼滋味?趙子維用一顆橘子背後各種方方面面的平衡來告訴我們。
去年初開辦的農民退休儲金,農民按月提繳多少退休儲金,政府就相對提繳多少,給予退休保障,多名立委提案修法盼提高政府對提金額達1.5倍,增加農民提繳誘因。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農民退休可提領金額與所得替代率已與勞工相近,考量各行業退休保障衡平性,希望維持現行方案。
散步於小村,奔流的溪水、田裡的作物、均一價的柑仔店與古早味麵包坊,都有說不完的故事。雖然村子小小,人有點少,日子卻過得很「有機」──不是農業型態、只看認證的消費時尚,而是人與內在身心狀態、外在自然環境和諧共處的生活態度。
「青年農民農業經營準備金」,111年上半前申請期間自2月21日起至3月11日止。上半年申請方案放寬採認資格農業相關科系的科別與系所,包括昆蟲、航海、輪機、船舶機電及海洋生物科技等相關科系,已有充足預算可供300名新進農民申請。
青年返鄉務農常常遭遇租不到土地耕作的挑戰,立委何欣純今(9)日質詢農委會,台糖公司是全臺最大的農地地主,農委會應協調台糖土地提供青農租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現在農地很貴,青農想標租不簡單,承諾以半年時間建置好農地租賃機制,讓青農有地可耕。
農委會提供新進農民「青年農民農業經營準備金」最高2年72萬元,即日起至10月5日止受理申請。非農業相關科系畢業生,受農業專業訓練時數達150小時者可提出申請,並且考量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彈性放寬採認110年開設的部分線上數位課程時數。
45歲以上仍是產業主要生產力,農委會新增農民從農優惠貸款年齡層,將原本的「青年從農創業貸款」修正為「青壯年農民從農貸款」,新增45歲至55歲農民也適用優惠的農業貸款條件,壯年農民可享貸款額度從250萬元增加至500萬元,利率也從多數專案貸款適用1.04%降至0.79%。
農委會提供最高2年72萬元「農業經營準備金」,今年起增列採認農業學分數、放寬農業訓練年期與從農期間認定等規定,於春節後2月17日起受理線上申請。去年下半年首度開放申請,計有157名青農申請通過,核給金額一年33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