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為的是吃一顆好蛋!」人道放牧、科技化管理 斜槓神農陳郁雄為父養雞

「養雞,為的是想吃一顆好蛋!」這是斜槓蛋農陳郁雄的肺俯之言。陳郁雄和父親陳忠義都是養雞門外漢,父親從事五金,陳郁雄本業是機械,由於父親生病體力衰弱,遍尋市面好雞蛋不可得,乾脆投入其中當起蛋農。

新聞
動福無毒豬「味道有內涵」 三久董座洪崇拼抱回神農獎

洪崇拼的三久牧場無菌廠房外高懸著「動物福利」紅色大字,依據豬隻社交天性,讓母豬自由群養,又為了養出最高規格的無毒豬,自己設計建造牧場。豪華豬舍不止是為了讓消費者吃到健康乾淨的肉品,也為了實踐動物福利,「要讓我的豬生活得舒服」。

新聞
【陽光物產02】官田有漂亮的有機蔬菜 在時生永續的農場裡

位處官田的時生永續農場種植的葉菜類,三十二至四十五天就可以採收,每週可以供應二十種蔬果給通路與消費者。場長李惟裕在有機種植領域赫赫有名,經營過巨農與永齡兩座有機農場,到過中國管理過三百五十公頃的農地。

新聞
【尋味有機】良食為本 友善取菜支持在地農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飲食安全,隨著大環境整體經濟提升,人們對飲食的要求也隨之提高,不只要美味,更要吃得放心、健康。對新百王餐廳與沛芳綜合有機農場來說,使用有機耕作及友善栽培的食材,及符合循環經濟的在地農產品料理出美味餐點,不僅讓民眾「食」在安心,更是支持有機農夫,及臺灣自然生態環境的最佳方法。

豐年人物
不只是民主先生——李登輝總統對臺灣農業的貢獻(下)

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於2020年7月30日晚間辭世,享耆壽98歲。他不僅是推動臺灣政治轉型的「民主先生」、求知若渴的哲人總統,更是學有專精的農業經濟專家;他從年輕時就投身農業研究,一生心繫農民,不曾停止對臺灣農業的關懷,多次在臺灣農業面臨轉型的關鍵時刻,擘劃政策協助農民因應各種挑戰,對臺灣農業發展影響深遠。

新聞
高職農校「農業創新企劃競賽」 58組學生角逐農業點子王

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及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補助支持、財團法人豐年社主辦的「高職農校策略聯盟」,4日舉辦全國高職農校「農業創新企劃競賽」決賽。14所學校58組隊伍報名參賽,經9位評審初選選出10組入圍決賽簡報,最後由旗山農工園藝科學生的作品「桿出甜汁味、菇出新商機」奪冠,2與3名分別為松山工農園藝科的作品「迴光返照:環鏡提升作物產能之應用」以及曾文農工畜產保健科的作品「蟲蟲圍雞,去腐存金」。

新聞
田間起義後下一步怎麼走? 熱血神農翁良材:自創品牌與企業化經營發展稻米事業

笑說自己喜歡「趴趴走」的翁良材,曾經協助知名企業到中國山東省、江蘇省等地協助規劃田區投資,也曾經到馬來西亞幫人規劃300甲的農地,對各國農業發展也有很多觀察心得,他認為在臺灣從事農業其實相對容易起步。他看到現在很多年輕人返鄉務農,他們先買一臺插秧機與一臺二手的3.5噸貨車,就能開始從事代耕事業,一期稻作下來收入不比上班族差,他強調青農返鄉也不能盲目而為。

新聞
【發現臺灣農業競爭力】田尾鄉花卉園藝產業縮影,專攻景觀苗木栽培

田尾鄉與花卉園藝的源遠流長,可追溯至中國清朝。產銷班班長許淑美說,當時打簾村(田尾舊稱)居民巫修齊前往中國旅遊,帶回許多植物種子、枝條,原先僅於自家種植,後來無心插柳柳成蔭,逐漸擴充並形成風氣,田尾鄉許多農家也開始種植庭園花木。

placeholder-light
封面故事
周志亮:水產養殖,「自己敢吃,才敢賣」

周志亮當兵退伍後,從父親手中接下鰻魚養殖事業,做的有聲有色。2009年莫拉克風災來襲,臺南曾文水庫放水大溢水,讓周志亮的鰻魚四散,一夕之間心血全無。災後鰻魚苗水漲船高,周志亮只好縮減鰻魚養殖量,轉型改以臺灣鯛養殖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