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田野保存食】女兒的自煮隔離

女兒去年9月到京都大學當交換生一年,農曆過年時,全家一起去京都跟女兒開心過年,回國之後疫情爆發,接下來就如大家所見,大家保持社交距離,全世界呈現一副末日景象。我一度非常擔心一個人留在日本的女兒,甚至希望她可以提早回來。但是女兒非常堅定地說,沒有什麼問題需要提早回來,一年結束後她就會如期回家。

飲食
【田野保存食】跟食物好好的玩在一起

家裡的兩個孩子都很喜歡騎摩托車出遊,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或許有可能是爸媽年輕時很常騎摩托車約會吧!無論是到臺東、花蓮、屏東或者是馬祖,唯一的要求就是租摩托車,對於去哪玩或者要吃什麼好像都沒有什麼要求,摩托車變成唯一的最愛。到了孩子都長大成人的現在,還是搞不太清楚為什麼要騎摩托車,坐車不是很舒服嗎? 媽媽一直都很不解。

飲食
【田野保存食】紅心芭樂的天堂

在鄉下農村東奔西跑期間,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就是晃來晃去看到別人家門前有好玩的事情時,可以立刻把頭伸進去他們家的庭院,或是走進人家的守備範圍問東問西,會受到非常和善的招待,有時還會大包小包的收到一些禮物。這個經驗是我在都市生活的時候完全沒有過的。

飲食
【田野保存食】嬸婆長眼睛沒見過的晒蝦米

常常在村子裡結交老一輩朋友的結果,是日常的問候不是「醬油做了嗎」就是「炊粿了沒」,都不是什麼浪漫的語言,但是充滿了食物的元素,也充滿了季節感。醬油一定是熱到爆的仲夏,菜頭粿肯定是冷到發抖兼有過年氣息的隆冬。

飲食
【田野保存食】一定要用錢買的鹼粽

回到宜蘭第一次吃到的瓜仔脯真是驚豔加上尖叫。本來以為自己是個城裡嬌生慣養的小姐,不是個復古懷舊咖,沒想到一遇到瓜仔脯就完完全全被征服了啊!

飲食
【田野保存食】超精準的食物識人學

村子裡的親戚、鄰居嬸婆、姑婆,每一位我都幫她們加上可供區分的暗號。例如家中專種菜瓜的嬸婆叫「菜瓜嬸婆」,皮膚很黑的叫「烏肉嬸婆」,每天帶狗來我家前面草地大便的叫「狗屎嬸婆」(哈哈哈一聽就明顯感受到怒意是吧)。

飲食
【田野保存食】發酵是一場讓生命與生命碰撞的戲碼

發酵真的是一個讓生命與生命直接碰撞的邂逅,而且不分國籍、區域。最近跟月光莊的典子一起辦了幾場日式發酵的料理課程特別有感。

飲食
【田野保存食】漁港海味

在宜蘭的南北兩頭各有一個不算小的漁港——北大溪、南方澳。在村子裡種菜、養雞、養貓、養小孩到有點煩悶的時候,我最愛到海邊漁港玩。驅車不過半個多小時就來到海邊,場景立即轉換成無邊無際的太平洋模式,還有陣陣催人欲睡的海浪聲。

飲食
【田野保存食】對不起金棗,請原諒我

金棗算是宜蘭最具特色的農產品,但是很多人不愛。不愛它皮的精油,不愛它果汁太酸,總之有一百個不愛它的理由。坦白說我也不太喜歡,但是當我有一回吃到淺漬的糖蜜金棗,一驚之下發現金棗被嫌棄的地位完全華麗轉身為高雅的氣味。

飲食
【田野保存食】平安粥,食平安

常常說起宜蘭人的性格,不是外冷內熱,就是生性節儉,但是又愛辦流水席。其實宜蘭的鄉親只是比較重視傳統吧!從每年過年廟宇的平安粥就看得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