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水的水牛是臺灣農村的共同記憶;水坑能幫助水牛快速散熱降溫,也能提供水牛飲水。
新聞
發展原鄉水牛 傳承文化並促進多元產業

農業部為保護臺灣水牛及其文化價值,由畜產試驗所東區分所規劃透過選拔改善性能、冷凍精液技術應用、提供陰涼場所及泥坑、開發牛油皂及調理包等策略,開發水牛肉多元化利用,輔導原住民藉臺灣水牛達到永續發展目標。

新聞
行政院通過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 排除6高風險部位 有助臺灣國際參與

行政院會今(15)日通過「駐加拿大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與加拿大駐臺北貿易辦事處關於加拿大牛肉進口修正協議」,確認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但仍不得輸入頭骨、腦、眼睛、脊髓、絞肉、內臟等部位。衛福部將在完成行政程序後盡速公告修正後的進口規定,開放加牛進口。

新聞
【餐桌解密】穀飼、草飼、自然牛哪種才好? 其實老饕最愛是這個

在超市選購牛肉時,最常見美國牛與澳洲牛的包裝上印有「穀飼」與「草飼」字樣,究竟何謂「穀飼」、何謂「草飼」,兩種有何差異?一般來說,飼養管理會依照不同生長階段給予不同的飼料,通常幼牛在斷奶後會以牧草為主食,養育至一段時間之後,才會慢慢增加穀物(玉米、黃豆、大麥、小麥等)比例,給予更多熱量進行肥飼。

牛
封面故事
關於臺灣人吃牛這事兒

關於臺灣人吃牛這事兒,還真是神奇的大轉變。幾十年前一堆老人家還會動不動奉勸子女不要吃牛肉,如今牛排和骰子牛已成為隨口可吃的夜市平價美食。而實際的統計數據也顯示,1935至1939年間,臺灣每年人均牛肉消費量是0.78公斤,2016年每人平均一年吃掉的牛肉為5.69公斤,足足增加至原來的7.3倍。臺灣人對牛肉的態度從寒暄式的禮讓轉變為熱情的擁抱,這一路走來是如此地自然,「牛肉禁忌」也無聲無息地喪失了存在感。

牛肉
封面故事
牛肉——肉中之王

從重金屬搖滾樂、爵士樂,一路玩到中東音樂,阿仙對於食物的「究極」精神,一如他的音樂演奏背景一樣多元。這位懂得吃、書寫美食、擅長烹飪的「食的研究者」,在食材挑選也有他獨到的見解

張志名
封面故事
芸彰牧場——台灣牛好滋味

一片軟嫩鮮甜的臺灣牛肉,讓成功大學機械系畢業的張志名在雲林虎尾開臺灣牛料理餐廳,進而自己養牛。從產地到餐桌不假他人之手,不僅能讓消費者將當年感動自己的好滋味吃下肚,還能現場選購牛肉帶回家。

番紅花 油菜花沙茶牛肉
新聞
【廚房小情歌】家常料理的華麗變身之旅──油菜花炒沙茶牛肉

有些料理光是聽聞其名就讓人食欲大開,例如鹹魚豆腐煲、麻婆豆腐、芋泥香酥鴨、金銀菠菜、紅燒豬腳…,這些下飯的手工菜,普遍受到大家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