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曾是俗稱「狂牛症」的「牛海綿狀腦病」(BSE)疫區,國內目前僅開放30月齡以下日本牛肉可以輸入,衛福部4日預告修正「日本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草案,擬開放30月齡以上牛隻進口。衛福部食藥署表示,經審查確認食用日本牛肉風險可以忽略,做此次修正預告;日本將是我國繼美國、加拿大之後,開放曾為BSE疫區全牛齡牛肉進口第三個國家。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指出,我國在106年9月已開放30月齡以下日本牛肉可以輸入臺灣,日本108年6月向我國申請30月齡以上牛肉輸臺,申請案經過食藥署審查程序,包括書面審查、赴日本實地查核,以及專家諮詢會議審查,確認食用日本牛肉風險可以忽略,因此於4日預告修正草案,預告評論期60天,廣泛收集各界意見,再綜合評判上路時間。
未來日本輸入牛肉,須來自日本厚生勞働省註冊核准、我國備查的工廠,且全齡牛須剔除迴腸末端及扁桃腺,30月齡以上牛隻剔除腦、頭顱、眼、三叉神經節、脊髓、脊柱與背根神經節等特定風險物質,經獸醫監管屠宰的牛肉。頭骨、腦、眼睛、脊髓、絞肉、內臟等部位仍不得輸入。
美、加均曾爆發「狂牛症」,我國已分別於110年開放美國、112年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根據農業部農業貿易統計,113年我國進口牛肉共14萬6,254公噸,主要進口國家為美國、巴拉圭、澳大利亞等國;美國進口6萬122公噸、占比41.1%,加拿大1,269公噸、占比0.9%,日本2,087公噸、占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