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仔魚養殖較易因外觀的缺陷產生格外品,開發加工商品可避免浪費、增加漁民收益途徑。(攝影/陳建豪)
新聞
佃煮午仔、甘露煮四破 軟化魚骨成銀髮友善食品

水試所以全魚利用及減少糧損為出發點,開發規格外午仔魚和市價較低的四破魚加工方法。午仔魚方面採用佃煮技術,成功解決其外觀缺陷對銷售的限制;對於四破魚,則引入烘烤定型和甘露煮液調味,不僅有效改善四破魚魚體易碎之特性,同時調和其特殊的腥臭味;透過高溫高壓熱處理之加工技術,在達成軟化魚骨的同時也兼顧了食品的保存。

農藝
【順其不自然】鳳梨好種嗎?種鳳梨好嗎?/老斌

接手了 1.7 分的鳳梨田,算是一個不錯的開始。首先,我不用從種苗開始,不用等約一年八個月的時間才會有收成。其次,馬上就有鳳梨植株/鳳梨苗需要管理,對於累積鳳梨田間操作的各種實務可以從做中學,跟鳳梨慢慢熟悉。

農村廢棄品、格外品議題在近年有較多討論及反思;農村經驗應是值得重視的切入點。圖為食物銀行人員下田採收高麗菜。圖片提供/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
農觀點
廢渣農村?那些農村裡的廢棄品、格外品與醜蔬果/黃仁姿

什麼是「格外品」、「次級品」?筆者走訪農村進行實察,與農民進行訪談,特別是面對老農的時候,逐漸意識到此一問題。臺灣的農產品種類繁多,面對不同類型的產業、農產項目,筆者欲深入追問「格外品」時,赫然發現第一個必須面對的難題是:「格外品」、「次級品」在我的母語裡怎麼說?

封面故事
食棄時代——從產地到餐桌的剩食之路

環保署統計,2020年臺灣產生的廚餘約有53萬噸,平均一天是1452噸,如果用20噸的大貨車,得出動73臺才裝得下。你也許很困惑,哪來這麼多的廚餘呢?其實在抵達你的胃袋前,食物得經歷漫長的旅程,一路上危機四伏,隨時可能慘遭被丟棄、削整斷頭的命運,讓我們沿著食物的生產鏈上溯,直擊剩食現場。

新聞
【農業日文1】營養滿點的NG蔬菜,日本「規格外」蔬菜的出路

國人到日本旅行時,站在超市蔬菜區前,各色蔬果,幾乎都是大小一致且整齊美觀的排列著,宛若毫無瑕疵的精品,這些被精心揀選的蔬果得以成為架上的食材,但沒被挑中的呢?他們就一無可取、毫無價值嗎?近年由歐洲帶起的「醜食」(Ugly Produce)風潮,也蔓延到日本,並逐漸改變了日本人的消費意識。

新聞
張正明:欲解決液蛋食安問題,先淘汰用塑膠籃運送雞蛋的習慣

這些耗損的雞蛋多數得由雜貨店或蛋商吸收,為了消化這些「格外蛋」,拿來做成液蛋轉賣就不會浪費了,所以全臺每個蛋商,無論規模大小,幾乎都在敲蛋或者集中後轉給別人敲蛋,似乎只有主管機關不知道?主要原因還是:蛋商的主管機關是誰都不知道吧!但這些破蛋本來就不可再吃,而不是業者所謂:反正最後都還要高溫烤焙或者炒熟再吃,不會有問題的啦!問題是:消費者都吃到雞屎了!

新聞
全國首創蓮霧加工品,佳冬農會巧思蓮霧變精品

來來來,蓮霧果乾不夠看,蓮霧糖漿、果醬、牛軋糖一字排開。今天是屏東縣佳冬鄉農會策劃已久,蓮霧精緻加工品市場在台北101Pro農民市集的初登場秀。蓮霧糖漿做成清涼氣泡飲免費試喝,還推出現烤蓮霧鬆餅,佳冬農會用創意讓蓮霧變身千面女郎,甚至獲得魚池鄉農會青睞,跟南投紅玉紅茶配對,推出限量冷泡蓮霧紅玉紅茶。

新聞
【農百科】香蕉「格外品」是蝦咪? 香蕉型農說分明

伴隨6月初香蕉產銷議題,香蕉「格外品」一詞跟著浮上檯面,懂的人討論得火熱,外行則看得霧煞煞。香蕉「格外品」究竟是什麼?「格外品」怎麼認定?又是怎麼產生的呢?我們請來蕉農第三代,同時也是旗山果菜運銷合作社經理郭泰呈,一次細說分明。

新聞
【青出於農】築夢踏實,留美碩士從農路:竹青亭有機農場

對許多忙碌的上班族而言,「田園夢」是他們嚮往的理想,但真要放下便利的生活機能,在田間與溫室裡汗如雨下地埋首耕耘,這當中需要的決心與勇氣可不如外界想得簡單。

新聞
【循環經濟】格外品送牛吃,斗南農會逆向操作拼循環經濟

原本是無法進入通路販售的農業廢棄物,以及原本聞之掩鼻迴避的糞便,在不需要的人的眼裡,它們都是棄之不可惜的廢棄物,但若擺放在適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