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棄時代——從產地到餐桌的剩食之路

文字/廖詠恩 插畫/Ruth Yeh

環保署統計,2020年臺灣產生的廚餘約有53萬噸,平均一天是1452噸,如果用20噸的大貨車,得出動73臺才裝得下。你也許很困惑,哪來這麼多的廚餘呢?其實在抵達你的胃袋前,食物得經歷漫長的旅程,一路上危機四伏,隨時可能慘遭被丟棄、削整斷頭的命運,讓我們沿著食物的生產鏈上溯,直擊剩食現場。

【產地】長得醜、長太多都出局

要在食物界的生死戰中存活下來,首先必須長得符合市場規格,長得不夠「正」的,有些是被蟲咬、遭動物啃過,如經銹蟎叮咬、果皮呈黑褐色的「火燒柑」,或是彎曲的小黃瓜、長出好幾隻「腳」的紅蘿蔔等醜蔬果就會被淘汰;有的則是太酸、太澀,味道不合格而被銷毀,這些規格外的作物稱為NG品或格外品。

然而,作物長得太好、太多也是個問題。產量過剩有時是因為「天災」,風調雨順之際作物豐收;有時是人禍,農民搶種價格飆漲的作物,或是為了供貨給大型通路而預種超出所需的量,還有政府進口過量的特定農產品,種種原因導致產銷失衡,市場無法吸收的食物在產地就直接出局。

【運輸加工】整形削下的殘蔬敗果

走出產地後,仍未脫離險境,因為冷鏈、運輸、儲藏設備與技術的缺失,許多食物在運輸過程中耗損而被丟棄。抵達加工廠的食物還得經過整形與瘦身——為了方便包裝與運輸,以及符合通路與買家對產品的要求,食物的形狀與大小都有規定,一批個頭不一的高麗菜得「脫層皮」,才是超市裡大小均一的商品;剔除太長或太短的香蕉,留下比例完美的上架到超商販售。

餐飲業】盛宴後的剩宴

去吃到飽餐廳的時候,你有把盤裡的食物吃完嗎?在餐飲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業者無不卯足全力應戰,無形中成了食物浪費的幫兇,小至做漢堡不需要的番茄頭尾、三明治切下的吐司邊等食材邊角料,大至吃到飽餐廳裡每天兩至三成的報廢食材,都是成就精緻料理的犧牲者。還有因錯估來客量,而多餘的腐敗食材、賣不完的預做餐食、客人沒吃完的餐點,全都進了廚餘桶裡。

參考資料=環保署資源資料庫、《商業周刊》〈70億超商剩食 加盟主vs.總部衝突告白>、《社企流》《搶救剩食大作戰》和〈從整條食物供應鏈,發現你所不知道的食物浪費〉、粉絲專頁「文青別鬼扯」〈蔬果買NG,農業會GG〉和〈NG果千萬不能被鬼王NG〉、粉絲專頁「好食機」〈謝老闆對NG品爭論的評論〉、碩士論文〈以方法目的鏈探討消費者對食物浪費的認知〉


博客來讀冊生活誠品金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