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食農教育法》立院三讀通過 鼓勵地產地消 政府學校優先採用在地食材

立法院今(19)日在朝野高度共識下三讀通過《食農教育法》,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依法將成立食農教育推動會,整合各部會、學者專家及民間團體等共同推動食農教育,政府、公營事業、行政法人、學校、幼兒園、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應優先使用國產食材明文入法,減少食物浪費、增進健康飲食、使國民免於飢餓,均訂定為政府義務。

農村廢棄品、格外品議題在近年有較多討論及反思;農村經驗應是值得重視的切入點。圖為食物銀行人員下田採收高麗菜。圖片提供/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
農觀點
廢渣農村?那些農村裡的廢棄品、格外品與醜蔬果/黃仁姿

什麼是「格外品」、「次級品」?筆者走訪農村進行實察,與農民進行訪談,特別是面對老農的時候,逐漸意識到此一問題。臺灣的農產品種類繁多,面對不同類型的產業、農產項目,筆者欲深入追問「格外品」時,赫然發現第一個必須面對的難題是:「格外品」、「次級品」在我的母語裡怎麼說?

封面故事
手機連線貨架,用科技搶救即期品

走進超市,貨架上成排整齊的商品映入眼簾,數十年如一日的豐饒景觀背後,倚賴的是規律而效率的新陳代謝——生鮮熟食上架後兩、三天就得丟棄;食品每隔幾個月、數年就要汰換一輪。如果有一套顯示即期品動態的系統,不就能讓大眾追蹤以搶救食物?致理科技大學的一群師生開發App,邀請大家用手機連線通路貨架,一起將即期品轉變為及時下肚的美味。

封面故事
分配與共享,接住每一份大地的物產

滿街的餐飲食鋪與超商、蒐羅國內外食材的超市和市場……選擇太多,許多人總是為了「要吃什麼」而發愁。然而衛生福利部統計,2021年第一季的低收入人口將近29萬,別說是美食,他們連三餐都成問題。這十年來,致力於重新分配的食物銀行陸續成立,也有人以一個冰箱作為共享食物的園地,兩者作法不同,但希望食物被充分利用的心意相通。

封面故事
【剩食的明日】拾起剩食 完全利用的升級術

但凡對惜食議題有些許關注的人,大概對「扌合生態廚房」的名字不會陌生。創辦人黃尹宣自2014年成立「扌合」(「扌」字音同手)後,盡可能以公平貿易、有機生產的剩食和格外品為食材,包括即期品、醜蔬果、NG品和加工過程中剩餘的零碎食材,都在她的巧手下華麗轉身,成為創意點心。拿起食物的英文為pick up food,她在設定品牌的英文名稱時挪動順序,改為pick food up,「把食物放在前面,有讓它升級的感覺。」

鄉間小路食物清零計畫
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2021年7月號 食物清零計畫

攤開長長的挑食清單,有的讓眾人齊喊「我也是!」但也有「這你也挑?」的神奇品項。而在吃與不吃之前,產地到餐桌的漫長旅程,已累積難解的剩食問題。如何讓剩食及挑食清單上的食材華麗升級,從製造者轉成搶救者?

封面故事
食棄時代——從產地到餐桌的剩食之路

環保署統計,2020年臺灣產生的廚餘約有53萬噸,平均一天是1452噸,如果用20噸的大貨車,得出動73臺才裝得下。你也許很困惑,哪來這麼多的廚餘呢?其實在抵達你的胃袋前,食物得經歷漫長的旅程,一路上危機四伏,隨時可能慘遭被丟棄、削整斷頭的命運,讓我們沿著食物的生產鏈上溯,直擊剩食現場。

新聞
【綠主張】垃圾桶裡的「良」食:剩食與飢餓的矛盾 你不知道的食物浪費

每年10月16日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所訂的「世界糧食日」,2019年主題訂為「健康飲食實現#零飢餓」(Healthy Diets fora #ZeroHunger World)。糧食安全問題從過去「要餵飽所有人」,到近來重視糧食損失與食物浪費(Food Loss and Waste,FLW)對環境的影響。

新聞
【綠主張】共同對抗食物浪費:惜食的全球浪潮

明星主廚──安東尼.波登(Anthony Michael Bourdain)在2018年過世前1年完成的紀錄片《浪費食物的故事》(Wasted!The Story of Food Waste),片中的他以主廚的視角檢視美國餐飲業及美國人的飲食習慣,還邀請了來自各國的大咖廚師好友現身說法,揭露食物從產地到餐盤上經歷層層關卡的浪費真相:一顆生菜在垃圾桶裡要多久才能腐爛?為什麼只敢吃鮪魚和鱈魚?隨手丟掉的食物都到哪裡去了?他不改一貫的黑色幽默與嘲諷語調,用食物和影像挑戰觀眾的認知。

新聞
惜食不浪費,剩食有解方:以賞味期取代有效日期,各界怎麼看?

減少食物浪費已是國際趨勢,各國也有不同的推動方法和規範。是否訂定賞味期,或以賞味期取代有效日期,可以是減少食物浪費的手段之一,但關鍵在於,民眾對於食品標示要有正確的認知,政府也要有相關措施配合,才能真正做到物盡其用,在飢餓與浪費的天秤上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