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與共享,接住每一份大地的物產

文字/廖詠恩 圖片提供/台灣全民食物銀行

滿街的餐飲食鋪與超商、蒐羅國內外食材的超市和市場……選擇太多,許多人總是為了「要吃什麼」而發愁。然而衛生福利部統計,2021年第一季的低收入人口將近29萬,別說是美食,他們連三餐都成問題。這十年來,致力於重新分配的食物銀行陸續成立,也有人以一個冰箱作為共享食物的園地,兩者作法不同,但希望食物被充分利用的心意相通。

談到臺灣糧食供應的現況,台灣全民食物銀行理事長古碧玲說得明瞭:「不患寡,患不均。」成立於2011年的全民食銀與約兩百個社福機構合作,轉介受贈或募集而得的食物,供他們配送給服務對象。他們也架設資訊平臺,北中南東皆設有發送據點,提升物資協調與發送的效率。

「一年有兩大收食物的旺季,中元普度和過年前,通常是拜拜消化不完的供品。」他們曾處理四千顆高麗菜、六公噸的米、超過25噸的蔬菜等,相對於多到令人難以想像的食物分量,搬運的人力與時間相當緊縮,全民食銀的六位夥伴時常是一通電話來,就得直奔產地、採收蔬果,或是到倉庫搬出一箱箱即期品。

重量也重質的食物補給

臺灣少有人因飢餓而死,但除了量,飲食的品質也很重要,「全球食物銀行網絡(The Global Food Banking Network)這幾年把營養不良也納入飢餓的一環。」2016年,全民食銀與台灣營養基金會發起「偏鄉教室營養補充包」計畫,募集保久乳、穀麥片、堅果,送到偏鄉學校的孩子手裡。對他們來說,這些在都會區容易入手的食物是罕有的美味,古碧玲補充:「我們覺得知識很重要,所以也結合營養科系的師生為孩子上課。」

臺灣雖然有保障學童在校飲食的營養午餐,但是古碧玲認為,它也是浪費食物的來源之一,「營養午餐的烹煮方式會讓孩子不想吃。」然而,即使能選擇想吃、要吃的量,食物浪費的情形仍相當嚴重,「許多人吃吃到飽,盤子堆得滿滿的,走的時候留下很多。」她強調,「我很清楚食物的生產過程,所以知道不能過度掠奪大自然的產出,但很多人不知道,這就要做更多的社會教育。」

從冰箱出發的食物分享行動

扶助弱勢族群是臺灣多數食物銀行的主要工作,但不是食物銀行的唯一型態,古碧玲分享,「美國有些食物銀行堪比Costco,你想取東西就去取,像這次疫情很多人突然失去工作,生活出現困難,就可以去拿食物。」

減少剩食、食物共享的理想不限族群,也不一定要達到食物銀行的規模,可以從一個冰箱做起。2016年,一名來臺念書的德國學生引進歐洲盛行的「享食運動」,集結志工,鼓勵商家在店裡設置「共享冰箱」,供人放置消耗不完的食物,像是開會多訂的便當、早餐喝不下的紅茶;任何人都能取走他想要的食物。

知識與食物一樣重要,因此台灣全民食物銀行與大學營養科系的團隊密切合作,到偏鄉學校開辦營養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