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臺中農改場、亞蔬攜手育成甜椒「台中亞蔬1號、2號」 抗病豐產每分地逾6.6公噸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與「亞蔬─世界蔬菜中心」合作育成紅、黃色甜椒「台中亞蔬1號、2號」,果肉厚、甜度高,果面平滑有光澤,產量可達每分地6,600公斤以上,還具馬鈴薯Y病毒、辣椒葉脈斑駁病毒等抗病性,農民更好栽培。

新聞
亞蔬半世紀 臺灣政府支助4億多元新大樓落成 農業部:鏈結國際學研因應氣候變遷

亞蔬─世界蔬菜中心今年適逢設立50周年,今(3)日舉行周年慶暨新實驗大樓落成典禮。亞蔬以臺灣為總部,新實驗大樓建設耗資4億多元,大樓及先進儀器設施全數由臺灣政府資助,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表示,新大樓啟用可鏈結國際及國內學研單位,將加速蔬菜研究,以因應農業面臨氣候變遷等諸多挑戰。

豐年雜誌
「播下種子,滿足需求」 世界蔬菜種原在臺灣 亞蔬–世界蔬菜中心與臺灣業者攜手互惠

亞蔬– 世界蔬菜中心(坐落於臺南善化的廣袤農田中,其使命在培育優良的蔬菜品種,提升蔬菜的生產和採收後技術,以協助開發中國家,今年正式營運50週年。自2017年始,亞蔬與亞太種子協會重啟合作,共組蔬菜育種聯盟,為國內外育種研發導入更多資源。巧的是,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國家作物種原中心今年也成立30週年,在臺灣的兩大種原庫以不同的角色為臺灣農業留下種子、播下種子。

圖為塞內加爾番荔枝,為貝寧廣泛種植的果實類作物。(圖片提供/亞蔬-世界蔬菜中心)
新聞
解決飢荒!亞蔬攜手臺大首度找出非洲58種「被遺忘糧食作物」種原

極端氣候頻繁,非洲糧食安全問題加重,亞蔬-世界蔬菜中心與臺灣大學農藝學系等首度搶救非洲蔬菜種原,找出58種「被遺忘的糧食作物」清單,預估這些作物在2070年有更佳的氣候適應能力,且微量營養素的供應具互補性,除了目前主食玉米、山藥,還包含鐵濃度最高的莧菜、白花菜和腰果等,盼能紓解飢荒及營養不良引發的危機。

新聞
抗病特性優異 小番茄「種苗亞蔬25號」可露天栽培

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與「亞蔬─世界蔬菜中心」合作,育成橙紅色小番茄品種「種苗亞蔬25號」,具耐熱特性,在高溫環境下仍能結果生產;對於番茄好發的捲葉病、萎凋病、青枯病等病害有良好的抗病特性,可以露天栽培、無須搭設溫室。

新聞
南瓜新品種抗病產量高,「友旺」成有機栽培生力軍

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與國際級的亞蔬-世界蔬菜中心,研發出南瓜抗病新品種「花蓮亞蔬二號-友旺」,可以抗兩種病毒,其中一個親本為強抗病毒品種「花蓮亞蔬一號-泰山」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病毒別再來!花改場、亞蔬攜手研發抗病新品種南瓜

由於南瓜的病毒病越來越嚴重,花蓮農改場與亞蔬-世界蔬菜中心從民國101年開始,正式合作抗病毒南瓜品系的選拔及觀察試驗,把非洲抗病野生南瓜的抗病性用傳統的回交育種方式雜交導入傳統的木瓜型南瓜,使新品種具有本土南瓜的風味,又具有非洲抗病野生種的抗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