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首長牛年新展望─漁業署長張致盛】張致盛的斜槓人生 從葡萄育種到魚鱻之路

農委會漁業署長張致盛上任一年,全臺各縣市重要漁港跑透透,假日在臺北希望廣場農民市集,也常看見他賣魚的身影。漁民很會養魚,但不會賣魚,張致盛鼓勵養殖協會等走出來,他帶著漁民一起做行銷,拓展魚的銷售管道,「有產品、漁產業、有利潤」,漁業才有未來。

新聞
【首長牛年新展望─漁業署長張致盛】下篇 推廣食魚文化讓吃魚不是難事 斥資60億元打造前鎮漁港

有需求,才會有生產,如果大家都不吃魚,漁業註定走向沒落,農委會漁業署長張致盛認為有必要深化國人的食魚文化,很多人家裡不煮魚,是因為從採購到清洗、烹調一路費工,吃魚避開魚刺更是不少人的門檻,因此,水產品要容易買、容易煮、容易吃,才能增加消費人口與消費量,支持產業發展。

新聞
【首長牛年新展望─漁業署長張致盛】上篇 精進漁工人權與漁業管理 培養漁二代注入新血

去年9月底臺灣遠洋漁業被美國列入2020年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才剛摘掉歐盟的漁業黃牌,臺灣遠洋漁業又被迫處理國際壓力,農委會漁業署長張致盛提出改善計畫,受到少數個案影響了臺灣形象,未來將透過法規盤點、檢討與落實勞動契約、輔導善盡企業責任、加強證據力等方式解決爭議。

新聞
【首長牛年新展望─農糧署長胡忠一】創意點子王 知日派胡忠一學以致用

農糧署長胡忠一四年前臨危授命出任署長,掌管農委會七成業務,面對武漢肺炎疫情的挑戰,他把在日本的生活經驗,發揮創意注入國內農產品行銷,農產品不只是要生產,更要走進超市、便利商品。胡忠一說:「現在我太太己經變成量販店、便利商品的粉絲,透早不用煮早餐,出門買二個碗裸蒸一下就可以吃。」

新聞
【首長牛年新展望─農糧署長胡忠一】下篇 用行銷為農業生產加分 冷鏈、外銷為農產品加值

農業生產產量多寡均會影響產銷平衡,農糧署長胡忠一重視開發農糧加工與行銷,用消費端的拉力解決生產過剩問題;未來並將透過冷鏈物流體系的建立,確保農糧生產品質,以強化農產品外銷、導入雨林認證,為國產農產品加值。

新聞
【首長牛年新展望─農糧署長胡忠一】上篇 農糧產業結構大調整 稻作「四選三」年減2萬公頃

農委會農糧署掌管稻米、蔬菜、水果及雜糧等作物產業,以及肥料、農業機械等資材產業,含括農業層面相當深廣。根據108年統計,農糧產業年產值高達2,625億元,占農業部門產值一半以上。農糧署每年預算400多億元,用於公糧收購、對地綠色環境給付等計畫,以及推動有機、產銷履歷等食安五環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