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長牛年新展望─漁業署長張致盛】下篇 推廣食魚文化讓吃魚不是難事 斥資60億元打造前鎮漁港

大家不太吃魚的原因就是麻煩,買魚麻煩、煮魚麻煩、吃魚也覺得麻煩,解決這三種麻煩,就能讓大家多吃魚。(圖片提供/漁業署)

2020年農業面臨武漢肺炎疫情衝擊、氣候變遷缺水危機等挑戰,在農業部門及所有農漁民的共同努力下,臺灣的韌性農業被世界看見。2021年我們將更大步向前行,在農村、漁村、山林、海邊、畜牧、農田果樹間,將注入一股新生的希望;新政策到位,物產豐收、農民收入增加,更多安心優質農產品提供給消費者,臺灣農業扎根永續經營。以農為本的《農傳媒》策劃2021「首長牛年新展望」系列專訪,由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及一級首長帶來新春新期許。

有需求,才會有生產,如果大家都不吃魚,漁業註定走向沒落,農委會漁業署長張致盛認為有必要深化國人的食魚文化,很多人家裡不煮魚,是因為從採購到清洗、烹調一路費工,吃魚避開魚刺更是不少人的門檻,因此,水產品要容易買、容易煮、容易吃,才能增加消費人口與消費量,支持產業發展。

另外,位於高雄的前鎮漁港改建工程是近年罕見漁港建設工程,111年12月底主體工程完工後,規劃成商場並以OT方式營運,最具臺灣遠洋漁業代表性的漁港風情就在這裡,也是體驗食魚教育的最佳場域。

問:食魚文化、食魚教育,漁業署今年的亮點為何?

答:國人對漁業相對陌生,一般人講不出10種魚的名稱,可能講到5、6種之後就要想很久了,但水果隨便就能講出10幾種,家裡也很少煮魚,所以食魚教育重要是環節,要鼓勵大家多吃魚,如果大家對魚的消費量沒有增加,如何鼓勵漁二代留在這個產業?大家不太吃魚的原因就是麻煩,買魚麻煩、煮魚麻煩、吃魚也覺得麻煩,解決這三種麻煩,就能讓大家多吃魚。

首先是魚產品要容易買得到,超市可以買魚、超商可以買魚、網路也可以買魚,現在漁業署已經開發多元通路,方便消費者買魚;其次是要把整尾魚變成容易烹調的型態,魚經去鱗去鰓去內臟的三清可能還不夠,還要切成魚塊或魚片、魚排等可直接下鍋的模式;魚產品應該配合家庭烹飪器具,適用於烤箱、微波爐、氣炸鍋,讓料理魚更方便。

鯛魚片、無刺虱目魚肚、鱸魚片這些都是推出很久的產品,現在想推鬼頭刀魚排,在國外鬼頭刀魚排是高級料理,臺灣外銷很多鬼頭刀,這是很好的魚,應該推薦給國內消費者。

問:投入60億元改建的前鎮漁港目前改建進度為何?如何描述漁港新風貌。

答:前鎮漁港改建並不是1項工程,由數項工程組成,有漁民休閒區域、物產中心、港岸等,大約有7、8項工程,中央負責2項,物流中心及漁民休閒服務中心,由營建署協助設計發包,目前是設計後發包執行,另外高雄市政府將協助交通動線、下水道工程及環境改善等,漁港清淤及碼頭改善則交給漁業署,目前有些已進行,有些在規劃設計,預計2年完工。

港區深度浚深後有利大型漁船的停泊,因為大型漁船是以前鎮為母港,碼頭的改善是希望岸水岸電一口氣做好,提供外籍漁工完善的服務,漁船靠岸後可以有休息的地方、參與宗教的場所,還設計很多提供熱水淋浴的浴室,以及室外球場。物流中心的部分,會有當地的漁特產,以遠洋漁業為主題,比照旗艦店的概念設計規劃,有興趣投資的業者可以先來了解。

張致盛說,改建後的前鎮漁港物流中心應以遠洋漁業為主題,比照旗艦店的概念設計規劃。(團片提供/農傳媒)

前鎮漁港不會是只像日本的豐洲市場,築地跟豐洲都是消費地市場,前鎮則是產地又是消費地,到豐洲看不到漁船卸魚,但在前鎮看得到,可以在港邊的建築物裡看卸魚、吃鮮魚。

關於營運,一個是OT模式,一個是招租模式,兩者都是負責營運管理,但目前比較傾向OT(將已建設完成的公共設施委託民間投資營運),做成商場比較利於於永續經營,會先找有意願經營的人,讓他們先來參與規劃設計,希望今年就會確定營運主體,此作法比較容易在建設完成後,在最短時間內營運,這是很大的工程,後續投資數以億元計,要讓投資人有時間思考與規劃才合理。


【延伸閱讀】
【首長牛年新展望─漁業署長張致盛】上篇 精進漁工人權與漁業管理 培養漁二代注入新血
【首長牛年新展望─漁業署長張致盛】張致盛的斜槓人生  從葡萄育種到魚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