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食肉年代
關於臺灣人吃牛這事兒
關於臺灣人吃牛這事兒,還真是神奇的大轉變。幾十年前一堆老人家還會動不動奉勸子女不要吃牛肉,如今牛排和骰子牛已成為隨口可吃的夜市平價美食。而實際的統計數據也顯示,1935至1939年間,臺灣每年人均牛肉消費量是0.78公斤,2016年每人平均一年吃掉的牛肉為5.69公斤,足足增加至原來的7.3倍。臺灣人對牛肉的態度從寒暄式的禮讓轉變為熱情的擁抱,這一路走來是如此地自然,「牛肉禁忌」也無聲無息地喪失了存在感。
法式餐廳裡的臺灣牛排
在高雄Thomas Chien法式餐廳的廚房裡,主廚簡天才正煎著剛處理好的菲力牛排,他說:「等一下吃吃看,如果不說,你們一定想不到,這是臺灣自產的牛菲力。」若把時間倒轉回年前,或許連簡天才自己也想不到,有一天,他會愛上臺灣牛菲力……。
品牌化世代來臨——從溫體走向冷鏈物流
你今天吃的肉叫什麼名字?到超市的冷藏生鮮區走一遭,架上一盒盒肉品 貼著「安心豚」、「香草豬」、「黃金雞」、「桂丁土雞」等標籤,上面載明禽畜的品種、產地以及認證標章
仁允牧場——到菜市場買好肉
2017 年,仁允牧場第二代接班人林岳昌獲得第 30 屆全國十大神農暨模範農民選拔計畫的肯定,獲頒模範農民。牧場的肉品送到位於高雄九曲堂市場的豬肉攤販售,環境整潔且採密閉式空調,吸引不少客人前往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