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酪梨
去(2022)年吃了好多酪梨,單純喜歡酪梨的清甜,入口綿密,美味難擋,大多時候是一杯酪梨牛奶汁,有時候切盤沾蒜頭醬油,有時沾蜂蜜、也做過酪梨莎莎醬夾吐司……大半年非常健康,朋友圈紛紛傳染新冠肺炎,我倖免於難,覺得都歸功於酪梨;時至冬日,仍覺得每天清晨由酪梨開啟是美好之事,涼徹心肺的滋味,就像睜眼就看到亮澄澄的陽光。
掌握冷鏈就掌握價格!本期《豐年》邀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擔任客座總編輯,分享產地到餐桌全程不斷鏈目標,如何逐步完成從出口導向的旗艦型、內外兼顧的區域型到各大批發市場與農民團體、農企業等冷鏈建置,穩內銷、拚外銷,全面的冷鏈物流系統,將成為農漁民最堅實的後盾。
許多臺北市民總覺得,位於萬華之南、華中橋下的「臺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很遙遠,實際逛過以後方知,這裡有十幾線公車直達,晃過大稻埕啦西門町啦植物園啦青年公園啦,有著48年歷史的「一市場」就到了。下車以後走個三分鐘,穿過小七、屈臣氏和好幾家老魚丸店,左轉富民路,每日為大臺北地區七百萬人餐桌努力供銷的「一市場」已在眼前。
臺灣酪梨的品種,可用會轉色與不轉色兩類來做區分,會轉色的酪梨又因品種、後熟環境不同,而有不同的轉色情形。但一般市售酪梨不太會標示品種,所以大眾對於酪梨品種的認識較不足,常常不知道買到的酪梨是什麼品種?會不會轉色?
酪梨,又稱「幸福果」,也被譽為「森林中的奶油」,富含高營養價值,口感如乳酪般滑順。隨著養生、健身的風氣,帶動低碳、生酮等新飲食法的崛起,酪梨成為健康飲食的新寵。臺南大內是臺灣酪梨的大產區,這一波熱潮之前,「左岸幸福莊園」主人楊金坤、李香芬夫婦已在土地上耕耘好幾年,以自然農法著稱,出產有機的美味酪梨。
隨著國外風行已久的園藝治療在臺灣生根,並因地適宜長出自己的模樣,各方園藝療法工作者正在不同場域默默耕耘中,例如和美綠色照顧站,設計多種室內外園藝課程,喚起農村長輩的笑顏;雲林臺大醫院開闢食農基地,讓精神科病人藉由栽種蔬果,走在穩定的復健之路上;田尾鄉園藝業者,不只賣花材,更想幫助顧客在園藝中找回幸福感。平常接觸園藝,指的是人照顧植物,園藝療育則是主客互換,讓人利用花花草草照顧身心靈。一起把你的心,交給園藝來療癒吧!
循著曾文溪來到上游,嘉南平原與丘陵的交界地帶,曾為平埔族棲地的臺南大內,與生俱來肥沃的砂質沖積土壤以及排水良好的地勢,在近代農業墾拓下逐漸發展熱帶果樹產業,細見山坡種植作物,有鳳梨、荔枝、龍眼、阿拉伯椰棗、文旦、白柚、柳橙等,其中產量稱霸全國的酪梨,更是為大內掙得「酪梨故鄉」美名的重要農特產。
攤開長長的挑食清單,有的讓眾人齊喊「我也是!」但也有「這你也挑?」的神奇品項。而在吃與不吃之前,產地到餐桌的漫長旅程,已累積難解的剩食問題。如何讓剩食及挑食清單上的食材華麗升級,從製造者轉成搶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