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農地
農地成為翻身的夢想飛地?還是世代都死守的一畝良田?面臨國土計畫明年全面施行在即,縣市政府與中央主管機關的角力浮上檯面,各縣市不斷挖走農業土地甚至包括優良農田,一點一滴被改劃到城鄉發展地區,國土計畫下的農地再次遭受搶地的威脅。除了面對農地失流,農村生活的困境及對發展的煩惱、企盼,也都接踵爆發。
什麼是「糧食安全」?包含了糧食的數量、價格及品質等三個層面。由於品質及食品安全(food safety)的議題較為複雜,篇幅限制下本文暫不討論。本文所提到的糧食安全,是依據世界農糧組織(FAO)的定義,意即「在任何時刻,糧食皆可以合理的價格供應,滿足國人每天營養所需」,而在實踐上涵蓋農業生產、國際貿易、消費行為及社會福利與公義等不同層面。
1923年到2020年,李登輝近百人生,跟臺灣民主體制轉型息息相關,也與臺灣農業發展密不可分。如果你關心農業,李登輝生平值得細讀,如果你納悶農業與你何干,現在機會來了,李登輝的生平可以當做認識的入口。
青年返鄉務農常常遭遇租不到土地耕作的挑戰,立委何欣純今(9)日質詢農委會,台糖公司是全臺最大的農地地主,農委會應協調台糖土地提供青農租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現在農地很貴,青農想標租不簡單,承諾以半年時間建置好農地租賃機制,讓青農有地可耕。
土壤及地下水汙染整治基金管理會長期推動土壤及地下水整治及預防,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列管受汙染農地場址約1,196公頃,其中已完成整治改善、解除列管約1,108公頃,已達93%,預計今年底可全數完成整治。
全國18縣市國土計畫書終於全數送至內政部,行政部門正在進行最後確認,以趕上110月4月30日之前必須公告實施的時程,因國土計畫法中最重要的國土功能區分圖依規定是在縣市國土計畫書公告實施後4年內公告,屆時區域計畫法才不再適用,讓縣市發展能落實空間願景。
據農委會調查顯示,青農返鄉三大困境,包括缺土地、缺資金、缺通路。針對缺土地,農委會與台糖合作,由台糖提供雲林、台南及高雄等地共計94.1公頃的有機園區、16座溫網室,讓青農進駐生產。租金部分以底價優惠給青農,農民還可以依「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及「有機農業及友善環境耕作相關輔導措施」申請相關資材補助。
對作者來說,農業充滿了創造力,是一件很棒的工作,但他在農業採訪時一直有個疑問。他曾經待過松下電器等電機製造廠,它們都是投入大筆資本興建工廠,嚴格品管並大量製造成品,然後外銷全世界,所有創造日本經濟奇蹟的製造業都是採用這種模式。為什麼農業做不到?於是,他寫了《島耕作農業論》
這陣子,臺灣的農地問題又重新回到媒體關注的焦點。的確,高價、非農業使用、蓋工廠、建豪宅……都是臺灣當前農地面臨的現實狀況;對許多有志投入農業生產的青農來說,難以取得土地,更是切身之痛。然而,把這些問題描述出來,然後呢?
為遏止農地上的違章工廠亂象擴大,去年農委會、內政部和經濟部共同組成跨部會專案小組,研擬拆除2016年5月20日後農地上施工中與已完工的違規工廠,並於同年10月核定「保護農地-拆除農地上新增違規工廠行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