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流浪
徐筠婷
臺灣,1993年生。
阿祖來自屏東的排灣族部落、阿公來自基隆的小漁村。就讀臺北藝術大學時,專長實驗動畫及暗房影像。畢業後在世界各地開始了無業遊民的工作,多關注性別、政治、生態等議題。
邱承漢
2010年辭去臺北銀行業工作回到高雄鹽埕,將外婆起家厝改建為「叁捌旅居」,莫名開始了社區策展的人生之路。熱愛土地也熱愛旅行,足跡遍布世界各地,2016年獲選雲門流浪者計畫,在日本九州待了兩個月,近期剛從南美洲順利活著回來,過著返鄉但持續流浪的雙重生活。
Chinchen.h
嬉皮的姿態。從中東走到非洲、從歐洲走進美洲、從冒險走入人文;從流浪走出 NGO,而後,
從天涯走回自我。經營部落格「Invisible Landscapes寫在地圖之外」。我想,旅行可以是各種
方式的自我拼湊。
「家人去房間找我,發現人不見了,我哥問我去哪,我說我在旅行。」2010年,本名劉哲瑜的部落客藍白拖訂了一張單程機票,到國外進行為期一年的流浪,在此之前,他的旅行經驗僅限八天七夜的中國自由行。
旅行深刻之處,往往不在參觀景點博物館,而是生活在他方。從大學開始在國內外沙發衝浪、搭便車旅行的楊宗翰,長旅歸來後成為接待異鄉旅人的沙發主,償還旅途中那些不求回報的人情債。
初夏,一輛電動三輪車嘎噠嘎噠地駛進花東縱谷村莊。騎行者頂著豔陽奮力踩踏,一方面讓車子前進、幫單車蓄電池充電;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車上滿載書和種子,有點重、跑不快。這輛攤車是簡子倫與他的「種子野台」,上路時他的理想很簡單,就是用自己動手打造的移動野台,把保存種子的概念帶往每個角落。
穿過中國滇藏線的無數峽谷、走過江西的古村,在每次漫無目的的行進間,風景帶來的觸動盈滿胸臆,卻也理性思辨旅程所見,黃阿不說:「更重要的是親身感受不同的生活樣態。」
從臺3線切進美濃庄內,有機農場的招牌出現在林木搖曳的路邊,轉彎進去,許雅菁和莊傳芬耕耘進入第三年的「有塊田」橫亙在眼前。田埂間鋪有乾草的鳳梨園,細心講究秧苗間距的水稻田,以及交錯種著馬齒莧、皇宮菜、南瓜的菜園,是她們從北海道歸來後全心投入的實踐場域。她們的汗水灌溉這塊土地,孕育著她們的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