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浦plus+──浪人的島嶼烏托邦

文/李怡欣 攝影/許德瑋

流浪,真的要離開臺灣前往陌生國度才成立嗎?在遺世獨立的馬祖東莒島上,幾位年輕人進駐荒廢許久的大浦聚落,從修繕老屋開始,一步步打造共食共生的社群空間。經過多年努力,無人漁村進化成「大浦plus+」,召喚四方的浪人前來,體驗雖離臺灣不遠,卻比異國更流浪的生活方式。

機車馳騁在往大浦村落的路上,兩旁淡紅的芒花隨風搖曳,極目所及是廣闊的碧海藍天。經過最後一個陡直的下坡,眼前忽現幾幢格局方正、花崗岩砌成的土黃色閩東式建築。找了一會,總算看到掛著「添丁發財起居室」門牌的屋子,大浦plus+團隊熱情招呼:「跟我們一起吃午餐吧!」

荒廢漁村的創生計畫

陳萱白一一介紹餐桌上的菜餚,多是前一天白馬尊王補庫祭典的食物。只有兩百人左右的東莒,居民情感非常緊密,也對大浦這群「新住民」特別照顧。就是如此濃厚的人情況味,讓來自臺北的廖億美對這個海上桃花源一見鍾情,毅然到東莒工作,推動社區營造工作。

小小的東莒,篆刻著豐厚的歷史紋理。島上的三個村落中,大浦曾是僅次於福正的第二大漁村,後來卻因漁業蕭條、政商遷徙,人口嚴重外流,荒廢了二十多年。「要讓大浦重新活起來,不只是修房子的問題,而是要找一些『對的人』在那邊生活,一起做有趣的事情。」於是廖億美在2008年成立「好多樣文化工作室」,陸續發起「藝術駐島」、「以X換生活」、「創意駐島」等計畫,給了大浦新的面貌。

2018年的計畫由陳萱白與陳稚璽接棒,延續先前的成果,進化成大浦plus+。不僅要招募換生活的旅人,更邀請不同領域的專業工作者前來駐島,開展飲食、植物與光景三個主題,深入挖掘島嶼的寶藏。

不一樣的散步路線

吃完午餐,大浦plus+團隊立刻忙著準備即將到來的「造島」活動。植物主題駐島者陳科廷與賴怡辰從自己的專業出發,將踏查島嶼植物的積累,轉化成一條散步路線。並藉由舉辦工作坊與展覽,推廣東莒豐富的植物生態。

為了避免產生既定印象,陳科廷沒做什麼準備就出發了,駐島近兩個月,東莒特殊的植物樣貌以及變化速度讓他大開眼界:「像是住處附近有一棵烏桕樹,剛來的時候才準備長葉子,現在不但從枯樹變綠樹,還開滿了花,聽得到飛來採花蜜的嗡嗡蜜蜂聲。」經過仔細的踏查,他們把島上的植物歸納成海洋、森林、田園、軍事四大類,並採取可以共同編輯的線上地圖形式,邀請旅人與在地居民參與,一同記錄東莒四季的植物消長。

陳萱白回想2014年第一次來換生活的時候,她就對善用畸零地種植食材以及漫山遍野的天然植物印象深刻,「那時候好希望可以知道那些植物的名稱。」駐島者的專業觀察,滿足旅人的好奇心,也讓人能從不同的角度深入認識東莒。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8年0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