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小農
宜蘭小農中,吳佳玲未必是最懂酒的一位,但她賣米酒的花招百出,確實很少有人超越。自稱諧星農婦的她,擺攤時會熱情招呼客人:「你應該有煮飯吧?」但現代人很少開伙,她就會改問:「那你會喝酒吧?」若客人沒喝酒,她還是鍥而不捨:「沒關係!要不要用酒來作菜?」在她使出渾身解數、說學逗唱一番後,有時候客人沒買米,卻帶了一支酒回家。
「你看這支酒,那時候農友要上架真的很不順利,啊還有這支啦,討論好久,後來好不容易做出來了,結果他們沒搞清楚法規,吞了一張罰單⋯⋯」中福酒廠創辦人馬何增細數架上的小農品牌,眼神充滿愛憐,他記得每支酒背後,是哪個農夫的血淚。
風來也擔任農業諮商,我總是建議新手農夫:「最好從今天就開始寫部落格吧。」究竟因為什麼樣的動機想種田,還有之前經歷的過程,都可以寫下來發表。如果剛開始覺得不好意思,可以先設定不公開。習慣以後,每天都會把過程寫下來。就算當了農夫,也無法很快就收成。如果把過程、付出的心血寫下來,說不定會有人支持、感興趣,這樣在收成時說不定可以賣給這些人。
提高產量是農家共通的願望,但是對小型農家來說,與其一時有特定的蔬菜過多的豐收,不如持續地有多種類與平均的收成量。風來的田很小,每條田畦種的蔬菜都不同。就算是同一種蔬菜,也不會集中播種或定植,會分散開來。因為每列田畦的蔬菜收成時期都不同,所以也不能整地碎土、重新作畦。
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管理辦法上路滿1年,農委會各場試所協助農民開發初級加工農產品,提高農作物價值。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表示,目前已有54個初級加工品品項,合法在農地上興建的初級加工場有14家,農委會不僅推出共用品牌「食上樂農」,還幫農民設計時尚有型的包裝,讓小農的初級加工農產品在展示架上更吸睛。
保證責任雲林縣古坑有機農業生產合作社(以下簡稱古坑合作社)集結小農力量攻占大型通路;連鎖通路家樂福積極推動多樣化的有機與友善農產品,目標創造更親民的有機消費環境。在生產與消費的兩端,皆為有機農產品的普及化,立下里程碑。
有機農業促進法上路,農業相關部門推動有機農業更有行動力,本週六、日兩天在臺北農產運銷公司就有個假日小農市集開張,以後,每個週末都可以來這邊採購小農生產的有機或友善農產品,北農總經理翁震炘說,小農市集以生鮮蔬果為主,佐以少部分的農產加工品,而且每週來擺攤的小農都不一樣,每星期都來買也不會膩。
107年我國農產品外銷54.7億美元創22年來新高,是繼84年56.4億美元及85年54.8億美元之後的歷史第三高,之前尚含豬肉出口達15億美元左右。但在86年發生口蹄疫被列為疫區後,豬肉不能出口,導致農產品出口值銳減。如今在多年努力後逐漸達到之前外銷榮景,令人欣慰。
消費者在賣場拿起一盒鮮魚,仔細端詳生產者和價格,多樣化的農漁產品令人眼花撩亂,此外也做成熟食及加工製品,挑高的賣場裡掛著每一位生產者的姓名及品牌在牆上,架上的農漁產也可能是一早剛從田裡或魚塭所收穫,由生產者親自送到賣場裡。這裡不是超市也不是量販店,而是農漁產品通路的新選擇「農產直販所」。
你知道自然農法其實有許多種方式嗎?在台灣許多熱愛土地的小農們,他們以雙腳穩實地踏在泥土地上,留下辛勤的汗珠,用各自認為最善待土地的農法耕作,只為種出不愧對自己和土地的食材。而講究食物天然簡單的私廚史法蘭,為了尋找不愧對自己料理的食材,從東部為起點,踏上尋訪小農的旅程。本書介紹12個在地小農的種植故事與43道美味食譜,希望讀者可以在書裡,看見一片最樸實美好的田野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