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視角】農產品直販所、道之驛 開創小農經濟

●王芳琳/財團法人台灣養殖漁業發展基金會組長。

消費者在賣場拿起一盒鮮魚,仔細端詳生產者和價格,多樣化的農漁產品令人眼花撩亂,此外也做成熟食及加工製品,挑高的賣場裡掛著每一位生產者的姓名及品牌在牆上,架上的農漁產也可能是一早剛從田裡或魚塭所收穫,由生產者親自送到賣場裡。這裡不是超市也不是量販店,而是農漁產品通路的新選擇「農產直販所」。日本的農產品直販所大約在1993年開始,主要是由日本的當地的農會或是當地農民共同組織籌資所發起的,一般來說,直販所除了常見的大型的販賣設施以外,也包括了由單獨農民利用自己的農田周圍或是自家農宅前販賣的設施。最開始直販所的構想是希望能設計一個延著主要道路旁所設置得能夠兼顧休息與販賣各式區域商品的「道路休息站」,並且設置販售當地農產品的空間,這些年隨著日本地域農業振興和地方創生政策帶動下,這些農產直販所開始蓬勃方展,讓都市人在觀光的同時,可以獲得當地新鮮且便宜、安心的農產品,同時也受到當地的居民的支持,常常能看見直販所提升當地農業販售量的效果。依照2011年的調查,日本全國總共有16,812間直販所,其中由農協所經營的直販所約1585間,其中83間有販售鮮魚產品,目前日本全國農產品約有5%的產量是由直販所流通。

小農自訂價格 買划算也買新鮮

相較於傳統的流通模式,必須要靠著冷藏、運輸的流通模式才能運作,農民必須以公斤或數量為單位,較無法因為農產品的品質優良而加價。因此小量生產的農家,無法與大型生產農家競爭。另外一點就是傳統流通模式商品價格上的問題,過去的流通需要經過好幾次經過運輸業、農會處理費、大盤商、賣店等之手,因此農產品販賣到消費者手上的價錢,實際上生產的農民販賣時的價格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農民在收益上的利潤是較低的。直販所內的商品,是由每包個別訂價,並且由農家來決定售價,消費者可以依照商品的質與量來決定是否購買,因此農家除了提升產品的產量以外,也可以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產品的品質。目前在日本如福井縣的愛菜館、長野縣的大北農產直販所、福岡縣的伊都菜彩、鹿兒島農產直販所、岡山縣瀨戶內直販所及愛知縣知多的旬菜農場等皆廣受消費者所喜愛。

道之驛結合農產直販 提供旅客新鮮選擇

日本國土交通省在省道設立休息站,起初目的在於滿足用路人旅途休息需求,然國土交通省為了讓休息站發揮更大的效用,於1991年成立道之驛的基本架構,並訂定三個功能規範─休息、情報發送與地區合作功能。於2004年的新瀉震災後,道之驛的存在獲得重視,同時成為災難救助中心,相關救災功能也日趨完善。隨著六級產業興起,道之驛從單純的休息站,進而與農產直賣所合作,開始在道之驛內販售當地著名的農林漁牧產品,不僅能地產地銷外,也能讓小農獲得較好的利潤,伴隨著銷售業績的成長,媒體開始爭相報導,具有特色的道之驛則逐漸受到其他地區的關注,再搭配日本政府積極推動下,成功將農業、加工業與服務業結合,以帶動農業經濟成長,提高就業率。臺灣逐漸開始成立小農市集與道農市集,在小農市集與道農市集均有販售農產品與加工品,第一個小農市集於2007年成立,而道農市集則與國道休息站的商場結合,目前市集僅於假日營業,攤販數量較少,且各自獨立發展。故如何長期發展與整合相關資源,並導入六級產業,讓消費者吃的安心,帶動市集人潮流通,創造更多的商機。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漁業推廣》2019年4月號,請勿直接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