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雅馨 攝影/黃毛
近年來,連鎖超市裡越來越常看見有機農產品的蹤跡,打破有機小農自產自銷的既定印象,開啟有機農產銷售的新管道。新管道也意味著新的經營模式,生產端如何互相結盟,達到通路需求?通路怎麼運用資源與消費者溝通,推動有機農產品?
走過技術門檻,迎來尋找消費市場的新關卡
古坑合作社集結了約60位農民,總生產面積達80~100公頃,有機紅鬚玉米筍和有機小黃瓜是兩大明星商品,有機紅鬚玉米筍在家樂福買得到,全聯超市部分的有機小黃瓜也來自古坑合作社,其他如四季豆、高麗菜、小番茄、洋蔥、馬鈴薯等季節性作物也都在這裡看得到。古坑合作社理事主席、大力有機農場負責人柯力誌指出,有機農業剛開始是技術無法突破,現在的問題則是消費需求。
擁有實際務農與田間管理經驗的柯力誌,是通路與農友之間的溝通橋梁。16年前踏進有機農業,柯力誌起初協助農友做農田管理,幾年下來後發現,生產技術無法提升使得許多農民沒辦法穩定獲利,於是10年前投入實務種植,前前後後試驗了50多種作物,訂定出每種作物的種植守則提供給農友參考。經過幾年的「技術磨合」後,農友都能生產出品質優良的有機農產品,而有機農田種植面積也從十多年前的500公頃來到1萬公頃,這時柯力誌思忖:那他們生產出來的東西要去哪裡?
他觀察到,需求並沒有跟著生產的腳步往上提升,光是靠市集無法消化當地的產量;而若要與通路商合作,最重要的是「不間斷穩定供貨」,整合生產者資源、進行計畫性生產勢在必行;再加上買賣之間需要橋梁,「通路商覺得一切都可以SOP,農民認為我就靠天吃飯,中間少了一套彼此可以溝通的制度。」2016年他號召當地幾位同樣從事有機的農友組成合作社,靠著務農與管理兼具的實務經驗,讓個體戶小農生產的有機農產品,上架到各個大型通路。
有機驗證行政與通路需協助 分裝業者更得另外申請流通分裝驗證
營運有機農產品合作社,除了農友種植的作物需要有機驗證之外,合作社也必須要通過「物流分裝」的驗證,才能從事集貨運送。
朝陽科技大學農產加工驗證中心主任劉炳嵐說明,一般的有機農產驗證,申請農戶在送交土地資料、工作記錄、種子種苗來源等基本文件之後,驗證機構會先針對文件做初步審查,接下來稽核員就會到田間,記錄田區的風險狀況(鄰田周圍是否有汙染源、田區位置受周遭環境影響程度等),以及將非植株的產品採樣帶回實驗室;而若是被環保署列為重金屬危害區的田區,除了農藥殘留的檢測之外,則會再加測重金屬殘留;而農產品加工品的話,則會根據產品內含物的不同而有略異的檢測項目,另外也會特別針對微生物(如大腸桿菌)做檢測。
而針對像是古坑合作社這類分裝業者的話,除了溯源集貨而來的作物是否具有機驗證之外,還需再向驗證機構申請物流分裝的驗證,在提交相關文件並通過初步審理之後,稽核員會抽驗集運來的作物及標章的使用數量,劉炳嵐解釋,「要避免有浮報的現象,不能出現申請的標張只有100萬張,但流通到市面上的卻有200萬張。」控管生產與消費數量的一致與穩定性。
談及目前農友在有機驗證申請與實務上有無需要特別協助之處?劉炳嵐表示,「行政流程」和「產品行銷」是兩大重點。他觀察,仍有許多農民對於現行法規不甚了解,在文件繳交方面,何填寫申請書、工作記錄等,也需要從旁協助;而針對已通過驗證獲取證書的農友來說,行銷通路是共同面臨到的難題,尤其是沒有加入合作社的個體農戶,找到合適的市場,是他們當前費盡心思、欲極力突破的。
從價格和產品多元性著手,讓有機農產品普及化
臺灣大型連鎖超市家樂福自2007年起開始採購有機農產品,2018年更積極啟動「食物轉型計畫」,以最熟悉市場需求的通路商角色,一方面與生產者合作,輔導農友了解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於商場裡擴大有機與友善農產品項,提升消費者接觸有機的機會。像是,古坑合作社就是家樂福合作的對象之一。
家樂福社會責任暨溝通總監蘇小真解釋:「轉型,要從改善所有食物供應鏈做起。」身為生產者與消費者中間的通路商,家樂福擁有揭露生產資訊、提倡價格數字背後的價值等「掌握消費者買什麼」的權力與責任。她進一步說明,目前有機專門店的店家數量與產品品項較有限,價格方面也相對較高昂,若要突破現有消費有機的客群,擴大有機農產品的市場,「價格」會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口。「消費者選擇不購買一個更好的商品,通常是因為價格門檻。如果我可以負擔更有保證的東西,我為什麼會不去買呢?」蘇小真分析道,若非固定前往專門有機商店的消費者,「不會因為標榜了有機就買,是因為想吃這樣東西才有購買動機。」因此,家樂福從價格與產品多元性雙管齊下,滿足消費者完整的採買需求與動機。
穿梭在大型超市裡頭採購的消費者,雖然購物車裡面不一定全都是有機產品,「不過他只要買一盒有機雞蛋,或只要買一包有機蔬菜,這就是一個實際的消費和改變。」蘇小真繼續補充,「即便他這次沒有買有機,他每次進來都會看到有機農產品,一次、兩次慢慢下來,他對於有機也會產生印象,這就是一個開端,之後就可能產生實際消費。」
計畫性生產與調配,滿足市場缺口
產品要賣得出去,首先得先了解市場「到底需要什麼」。柯立誌點出,農民產量多寡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調配產能,尤其大型通路要求的是穩定供應,「合作社最大的用意就是擔任管理、協調的角色,確保產銷不失衡,同時也是保障農民的收益。」然而,要調配60位農友的種植期程也不容易。
以小黃瓜為例,合作社計算出1分地至少得產出3,000公斤的最低標值,再將種植多久後採收、一次採收要採多少量、價格應該賣多少、應該經營多少面積才能支撐農戶等客觀數據一項一項算給農友看,「這樣他就不會感官地以『現在外面價格多少錢』去感覺,會很理性地思考長遠營收。」農友在了解營收結構後,合作社也較易居中協調,分散作物產期與地力修復期,進行計畫性生產。
另一方面,蘇小真也觀察到,投入有機生產的務農者很常會以「好種植、易入門」的作物種植起,「不過這樣等於是進入了紅海,每個人種的東西相似性太高。最好的話,是能夠先看市場缺乏什麼產品再投入生產。」
生鮮市場後的下一站?農產加工與放眼國際
家樂福生鮮蔬果採購經理張原臺表示,目前長期合作的農戶有150位,2011年家樂福更走出辦公室,正式在雲林縣派設駐點人員,實際了解生產第一線的需求;也和農委會合作做田間輔導,「產能提升了,對於農民和通路來說都能降低成本。」張原臺解釋。
家樂福目前積極打開國內有機消費市場,蘇小真也點出,除了國內生鮮之外,有機農產品加工及國際貿易輸出都是下一步應當思考的面向。以歐盟為例,因目前尚未與臺灣簽訂有機同等性相關條約,未來歐盟的有機產品是否能進口入臺?仍是未知數。蘇小真就表示,家樂福商場裡有相當多進口加工產品,若屆時歐洲有機產品無法輸臺,這時候國產有機農產品就可以提供支持,這也包含了源頭食材也必須符合有機驗證的加工產品。另外她也指出,目前國際上對於追求有機的趨勢漸長,並且越來越具規模,出口至國外,更是有機農產品另一條值得思考的道路。
古坑合作社的有機毛豆就是有機生鮮踏足有機農產加工的一例。雲林高鐵兩側各1.5公里處被稱為「黃金廊道」,過去以種植水稻為大宗,因高鐵行經,為防止抽取地下水灌溉稻田導致地層下陷,近年來政府鼓勵黃金廊道改種需水性低的作物,而毛豆就是其中之一。柯力誌說,「毛豆可以高度機械化,用水量又是水稻的十分之一,我們認為是很適合轉作的作物。」目前在家樂福的通路也都買得到。
從生產與消費兩端整合資源
蘇小真觀察,目前生產者與消費者剛好來到世代交替的時候,消費族群已建立起友善環境的基本意識,有機農產品再也不是「需要特別辛苦做選擇」的選項;而生產者也逐漸朝著保育土地、永續環境的農法轉作。言下之意,兩端都開始產生變化、轉型。
而在兩端皆已慢慢形成共識的情況下,下一步,則得創造出健康、平衡的需求,把供給與需求的距離拉得更加靠近。蘇小真就提醒,「消費者的記憶是有限的,不太可能要求他洋蔥記住A品牌,紅蘿蔔認明B品牌,然後C品牌固定買什麼。所以品牌管理或是消費整合,就顯得相當重要。」對於家樂福來說,創造「更易接近有機」的環境,降低購買有機農產品的門檻,是不變的目標。
而靠近生產端的古坑合作社也認同整合的重要性。合作社在建立起一定水準的生產技術之後,進一步將生產端的工作內容細化並分工,農戶專注於生產品質優良的農產品,合作社則負責管理整合,以及商業談判。柯力誌最後也補充,希望政府能在宣傳上更加施力,如此一來,與消費者的溝通也能更加順暢。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