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屬於穀物類的一年,身為農藝學者、種子學專家、永續農業的倡議者,郭華仁積極參與各項小米復育推廣活動,其中不少種原是由他聯繫才從國外回到臺灣。
封面故事
帶「走失」小米回臺灣 農藝學者的永續願景:族人、農民自力保種 種子傳遞文化與農業

聯合國農糧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宣布2023年為「國際小米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Millets, IYM)」,主要目標是提升對小米營養和健康價值的重視,肯定小米為潛力糧食作物。為響應全球糧食議題,臺灣各地推廣活動陸續展開,這之中經常可以看見臺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的身影,他擔任召集人、引言人、顧問等,連結相關單位、民間團體,成為串聯各方、匯聚力量的靈魂人物。

帶領學生參與魯凱族豐收祭為USR計畫中的一環,豐收祭當天,各部落攜帶當季、當年作物的收成,主要為小米、小米糕(abai)、小米酒、水芋頭等到豐收祭場域,顯示小米豐收收成,並分享給族人,一同歡慶。(圖片提供/巴清雄)
封面故事
霧臺小米回家 邁向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中山大學USR計畫讓魯凱傳統農耕文化「醒來」

霧臺鄉魯凱族人、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巴清雄(Rungudru Pacekele)於2020年開始推動USR種子型與萌芽型計畫,帶領學生深入屏東縣霧臺鄉霧臺村的谷川、神山與霧臺部落,學習魯凱族傳統農業文化,並於休耕地進行小米混作栽培。巴清雄說,與2011年他負責的「小米回家」行動相比,中山大學USR計畫有一套完整規畫,能夠將學校與部落整體的力量有效整合,在原住民族傳統農業面臨人口外流、勞動力老化的情況下,開創小米復耕與保種新希望。

臺東農改場長年支持原鄉農業的發展,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場長陳信言(右)、作物環境課副研究員黃政龍(中)、作物改良科助理研究員張芳魁(左),期待從部落的需求出發,協助傳統作物與文化的永續經營。
封面故事
「找回原力」在臺東:從部落文化核心支持原鄉永續農業

目前臺灣原住民族共16族,臺東地區共有7族,占臺東縣三分之一人口,近8萬人。臺東地區原民族群多元、傳統物產豐饒,原鄉發展向來是臺東農改場努力方向。2022年開始,臺東農改場執行「找回原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計畫」,投入原民作物的知識傳承、栽培技術、產業串聯、資料建立與推廣等工作,推動原鄉兼顧「三生共好」的永續農產發展模式,保留部落農耕文化,提升部落經濟、促進青年回流。

以斯馬哈散農莊主人邱曉徵講起油芒,如同照顧自己小孩一般,眼神藏不住的開心。
封面故事
以斯馬哈散農莊復育傳統作物:布農五穀找回原民語言與文化

11月底,以斯馬哈散農莊的油芒田已採收完畢,旁邊綠中帶紅的低矮植物,是剛種不久的紅藜。在這片1.8公頃的農莊中,種植著布農族過去慣常食用的五穀;1942年族人被迫從高山遷移平地時,僅攜帶小米下山,其他穀物已不復見。抱著復耕原民作物的心情,農莊主人邱曉徵(Banu Ismahasan)先種植小米,2014年開始種植紅藜,他邊上課、邊尋找其他原民作物,至今已成功復育紅藜、稷、龍爪稷、油芒。

林志忠與兩位部落Ina(魯凱語中的母親)在屏東縣內埔鄉水門村堤防河岸地的小米田進行例常的農務。
封面故事
栽回大武山下的小米生態系:田野調查家攜手部落青年 復興返穀文化

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挾帶超大豪雨,重創屏東縣瑪家鄉瑪家村、霧臺鄉好茶村、三地門鄉大社村的部落產業與生活場域。為了重建家園,三村的居民遷至位於瑪家鄉北葉村的瑪家農場,將山林環繞的新部落命名為「禮納里」(Rinari),禮納里含意是「我們一起走,大家一起往那兒去的地方」,在此地匯聚了新的希望,重新出發。包括田野調查家林志忠與在地部落青年所組成的「深活共構」文化工作室,為了推廣原民文化、建立和諧生態圈而共同努力。

臺灣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俗稱紅藜,屬於藜科、藜屬的植物,其莖桿富韌性,成熟時穗會下垂。(圖片提供/信豐農場)
封面故事
信豐農場六級化經營 打造完整臺灣紅藜產銷鏈:期盼輸銷歐美日 展現臺灣紅藜風采

人稱「紅藜達人」的鄭世政,最初和家人一起嘗到家鄉屏東種植的紅藜,驚豔於它對人體健康的益處、商業化的潛力,一頭栽入臺灣特有種作物「臺灣紅藜」復興運動,全心奉獻本土紅藜產業。2014年集結理念相同者,成立農企業「信豐農場」,自產自銷結合農友契作,田地至今擴展至十餘甲,紅藜栽種面積為全國之最。鄭世政的願望就是遍撒紅藜種子,讓各地皆能感受紅藜之美,同時推廣到全世界,讓臺灣紅藜在國內外發光發熱。

邢禹依博士(右)認為,投身農藝科學的使命就是讓臺灣的農業更好,還要讓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能吃得營養健康。曾任邢禹依研究助理的徐子富(左)投入推廣在部落發現的臺灣油芒,希望這種獨特的旱作榖物持續流傳。
封面故事
穿越千年遺址 探究臺灣早期穀物:原民傳統作物潛能成未來趨勢

從山地陸稻、小米到油芒,中研院研究團隊以跨領域科學方法,持續探索臺灣傳統糧食作物的生命力,並成為未來糧食發展的新方向,而勾連這條研究路徑的關鍵之一竟來自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的考古遺址。南科考古團隊在南科發現的南關里東遺址,陸續出土大量的碳化種子,讓科學家得以一窺5千年前臺灣南島語族祖先的活動軌跡,為臺灣早期作物的研究留下重要指引。

鍠麟機械公司總經理洪福良協助彰化田尾「金昌園藝」建置智慧溫室,觀葉植物栽培可實現「無人化管理」,農場主一週不進場都沒問題。
封面故事
設施栽培導入智能環控 創造農業新利基:智慧溫室落地推廣 農村網路建設仍需補足

農業部推動「智能防災設施型農業計畫」中程計畫,預估自2023至2026年將投入共54.8億元。農業人工智慧市場近年在全球呈現指數成長,相關技術愈趨成熟,尤其環控設施生產有助於應對省工、改善栽培管理、氣候變遷下穩定生產等問題,臺灣有物聯網(IoT)、資通科技(ICT)優勢,於亞熱帶栽培環境相對先進的發展亦在國際獨具一格,但智農工具運用仍必須經過學習,資金需求乃至網路基礎建設也都是其推動門檻。

三欣園藝創辦人曾明進以文心蘭為農業事業起點,持續投入設施精準農業,第二代曾穎榆已開始隨父親學習經營。
封面故事
一坪溫室造價10萬 精準農業標竿三欣園藝:以文心蘭王國為起點搶攻國內30億元生菜市場

臺灣農業未來所要面臨的,將會是氣候逆境以及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這兩大困境的挑戰;而對於提升農業產值,反季節生產、穩定供貨這兩項要素,可謂顛撲不破的法門。要解決兩大困境、並藉由兩大要素持續發展農業,精準農業、智慧溫室正是可行之道,位於農業大鎮的雲林及嘉義縣,三欣園藝在國內智慧溫室建構者皆展公司支援下,正在打造國內精準農業的典範。

富春山農場共8公頃的網室中,有市面常見的「台農2號」木瓜,以及產量少但甜度高的「日陞」和「紅香」木瓜,陳文億選擇單一作物用心栽培,將生產、銷售兩端做到最好。
封面故事
木瓜爸爸陳文億 智慧網室嚴守品質:省工機具精簡管理 國際認證輸銷日本

臺南高鐵站的不遠處,富春山農場共計8公頃的網室皆種植木瓜。返鄉投入網室木瓜園的栽培12年,農場主人陳文億不僅堅持單一作物,更主動和農業改良場合作,於田間導入智慧化管理模式與省工機具,精進栽培作業;同時取得產銷履歷驗證,連續5年通過國際高標準的全球優良農業規範(GLOBALG.A.P.)。穩定、高品質的生產,讓陳文億成功拓展大型銷售通路如全聯、SOGO等,更順利打進國外市場,將木瓜外銷日本。

林裕彬整合校內資源技術建構智慧溫室,希望為臺灣農業科技技術的發展盡一分心力,同時也期待能夠提升年輕人從農意願;他手上的網紋洋香瓜表皮刻有「NTU」字樣,是栽培實驗的一環。
封面故事
跨領域科技研發結晶 臺大智慧溫室:攜手朝向「機智的農民生活」

農業部於2016年提出農業再生計畫,並於2017年推行智慧農業至今,鼓勵智慧科技與精緻化溫網室設施的發展,目的為改良產銷技術,以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林裕彬表示,「目前全球面臨氣候變遷、水資源缺乏與食安等問題,對農業造成極大影響,勢必要朝向精準化、自動化栽培的方向邁進,智慧農業結合設施栽培會是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

封面故事
高經濟價值嬌客 針對甜瓜累積智農知識

本研究室以網紋洋香瓜為例,於玻璃溫室以直立式水耕栽培技術,留單株單果確保果實品質,並著手開發以作物生育為核心之可預測性精準作物管理模式,藉由溫室環境監測系統,計算高經濟價值之植株生長累積積溫,動態調整作物栽培曆,提醒栽種者每日農務施作細項,並搭配無人機巡航及機器手臂建構作物生長3D影像,自動調整修正栽培曆,精確施肥用藥,以優化產值與產量。

農友種苗研發長張佳惠指出,為保持核心競爭力、不讓研發成果外流,農友種苗的品種研育、親本採種仍在臺灣進行。
封面故事
品種銷售海內外、業界龍頭「農友種苗」!研發力根留臺灣 亞熱帶氣候成育種優勢

在炎熱的夏季,廣受民眾喜愛的紅肉大西瓜,是「農友種苗」公司的品種「華寶」;秋冬吃7-ELEVEN關東煮所用的蘿蔔,也是農友種苗的品種「永祥」。還有著名的「玉女」小番茄,以及近年以「嘉義極光」商標行銷一炮而紅的脆質哈密瓜「卡蜜拉」,都是農友種苗研育的品種,國人的日常飲食幾乎離不開農友種苗,到了國外也可能吃到農友種苗育種的小番茄、西瓜等蔬果,它正是公認的國內種苗業界龍頭。

欣樺種苗創辦人施辰東信步於自家溫室中,他說,留下種子、好的品種給下一代,就是最高興的事。
封面故事
欣樺種苗:種下去,後面的產值是50倍 兢兢業業30年 「沒有種子就沒有農業」

欣樺種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為銷售十字花科、葫蘆科、茄科F1雜交種子為主的研發型育種公司。欣樺種苗前身為瑞農採種場,接受日本委託十字花科的花椰菜採種業務20餘年,創辦人施辰東多年來投入品種選育工作,一為傳承父業,二為價值理念,認為蔬果品種的優良與否,為農民生產與收益的重要關鍵。

封面故事
「播下種子,滿足需求」 世界蔬菜種原在臺灣 亞蔬–世界蔬菜中心與臺灣業者攜手互惠

亞蔬– 世界蔬菜中心(坐落於臺南善化的廣袤農田中,其使命在培育優良的蔬菜品種,提升蔬菜的生產和採收後技術,以協助開發中國家,今年正式營運50週年。自2017年始,亞蔬與亞太種子協會重啟合作,共組蔬菜育種聯盟,為國內外育種研發導入更多資源。巧的是,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國家作物種原中心今年也成立30週年,在臺灣的兩大種原庫以不同的角色為臺灣農業留下種子、播下種子。

封面故事
國家作物種原中心 「臺灣作物諾亞方舟」30年

有「臺灣作物諾亞方舟」之稱的國家作物種原中心。今年適逢國家種原中心成立30週年,迄今收集保存超過10萬份種原,核心精神就是種原的保存、蒐集、交換、研發。

嘉義是國內番茄栽培最大產區,育苗場供應蔬菜種苗以番茄為大宗,育苗場在導入嫁接育苗技術後,進而帶動番茄產業大幅成長。
封面故事
嫁接育苗場 掀小番茄栽培風潮 做農業「服務業」 建構標準場域「幫農民賺錢」

上盛育苗場場主侯嘉靖認為:「育苗業就是服務業。」種苗產業分工精細,農民栽培蔬果,是由專業育種、採種的上游種子商將種子賣給中游育苗業者,育苗業者做育苗的代工服務,再提供育成種苗給農民栽培。「育家種苗場」場主呂育家則表示,種苗透過嫁接可提升抗病力及環境適應性,氣候變遷下作物栽培受到環境的挑戰愈來愈大,農業要穩定生產,嫁接育苗場扮演的角色將愈來愈重要。

張定霖指出,種苗業分工非常精細,健康的種子、種苗都須經過業者層層把關。
封面故事
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場長 張定霖:從一粒種子到田間生產 種苗產業鏈一次說分明

現代農業在專業分工體系下,種苗產業鏈由上游育種公司(品種培育、種子生產)、中游育苗業(專業育苗)及下游種苗通路業(零售、種苗服務)所構成。種苗業是受法律規範的特許行業,經營種苗業要向地方政府登記,取得種苗業登記證。為什麼經營種苗業要受政府管理?因為種子、種苗涉及農民的生產利益,一粒種子、一株種苗,就是一份責任。

走進農生種子行,種子種類琳瑯滿目,老闆娘廖麗華從栽培時令到種子應用都能一一解說;這間傳承百年歷史的家族老店,更隱然勾連著臺灣蔬菜產銷的發展。
封面故事
從通路端逆流而上,百年農生種子行:農民排隊買高麗菜種子 不僅是追憶

車子經過臺灣中部重要的溪湖果菜市場,轉進一旁英山街,放眼望去資材行、農藥行、種子行比鄰而居,其中「農生種子行」已經傳承百年,過去曾引進風靡半個臺灣的日本蔬菜種子,整個中南部甚至臺東都有客戶搭火車來買種子,如今更從末端通路商逆向發展,在了解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培育出自家高麗菜品種「雪翠」。

李士畦表示,農機電動化產業策略聯盟是農工合作的進一步衍伸。
封面故事
農工合作建構電動農機產業生態系 省工減碳顧健康

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研院)去(2022)年底率先推動「農機電動化產業策略聯盟」,攜手台灣農機工業同業公會(TAMMA)與學界及官方代表,跨領域結合電動化需要合作的三電業者(電池、電機、電控),設定了工規農用、優質平價並能行銷國際的臺灣國產智電型農業機械為目標。聯盟預計於今(2023)年11月正式成立。將以供應鏈火車頭的角色,推動2040年農機全面電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