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昇俯

游 昇俯 image
  • 1853 文章

田間點燈開趴就能護水蜜桃、芭樂及青蔥 桃園場物理防治三寶蟲害OUT!

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利用作物害蟲會被光線驅避或吸引的天性,開發「旋轉式避蛾燈」及「吸入式捕蟲燈」,讓水蜜桃被害率降低20%,幫三星蔥吸引甜菜夜蛾效果勝性費洛蒙誘引劑10倍,並為設施栽培設計「高緻密度防蟲門」,減少4成多蔬菜受害,讓防蟲不一定得靠化學農藥,物理防治就做得到,有效減少農藥使用。

林試所發現國內第三種黑松露「臺東黑松露」 分布海拔最低、人工培養潛力大

擁有特殊香氣的松露,有「餐桌上的鑽石」美名,是西方料理中的高檔食材,農委會林試所多年採集臺灣原生松露,首度於臺東太麻里地區人造實驗林的印度栲根圈土壤發現新種黑松露,暫名為「臺東黑松露」,也是國內發現的第三種黑松露。臺東黑松露生育地不到海拔500公尺,也是臺灣發現松露中分布海拔最低者,深具人工栽培潛力。

國家作物種原中心30年 「次世代種原方舟」投注5億元為下一世代保種

號稱「臺灣作物諾亞方舟」的國家作物種原庫今年適逢成立30周年,迄今收集保存超過10萬份品系種原,但種子種原貯藏過久仍會喪失繁殖力,需要適時更新,農委會承諾啟動「次世代種原方舟計畫」,未來10年總計挹注5億元,協助種原更新,延續種原保存供下一世代利用。

農試所銀耳菌種生產技術 出耳率逾95% 單朵重達150至300公克

國內生產新鮮銀耳價格高、收益好,但銀耳菌種生長過程需與香灰菌共生,才能順利出耳,共同培養過程中若兩種菌菌量比例或菌齡拿捏不當,銀耳可能就無法出耳,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開發「銀耳菌種生產與保存技術」,生產菌種可讓銀耳出耳率逾95%,且銀耳單朵重量150至300公克、朵型圓整,產量更穩定。

北農人事改選出爐 楊鎮浯任董事長、吳芳銘任總經理 農委會及青果社取得3席常董

臺北農產運銷公司今(30)日續召開第14屆第1次董事會選舉常務董事,會中通過由臺北市政府股權代表、前金門縣長楊鎮浯當選董事長,前雲林縣農業處長吳芳銘擔任總經理。農委會公股代表、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表示,吳芳銘酒駕爭議恐對北農形象有傷,但新經營團隊人事已底定,未來農委會仍會善盡監督北農營運之責。

傳統豬瘟7月起全面拔針 臺灣最快114年成亞洲唯一防堵三大豬病國家

國內養豬業今年啟動傳統豬瘟(典型豬瘟)拔針、停止施打豬瘟疫苗,元旦肉豬率先拔針,7月起種豬也停打疫苗、全面拔針。只要未來一年再無豬瘟案例發生,我國可望在明年下半年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申請為「豬瘟非疫區」,最快114年成為豬瘟非疫國,也是亞洲唯一撲滅及防堵三大豬疾病的國家。

石竹「台農2號─夏粉霞」耐熱、四季有花 花色從白漸變粉紫層次變化多

國內市場流通石竹多為溫帶育成品種,臺灣夏季氣候濕熱,不適合石竹生長,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以臺灣原生石竹與商業流通品種雜交,選育耐熱品種,繼「台農1號」之後,新育成「台農2號─夏粉霞」,對臺灣氣候適應性佳,戶外栽培可存活1、2年,適合開發盆花、花壇用花,也具有外銷熱帶國家潛力。

國內首支燉飯水稻品種「花蓮26號」 耐煮、口感勝進口米 還抗稻熱病

餐飲業為了製作燉飯,每年會自國外進口近300公噸燉飯用米,國內尚無燉飯專用米品種,因此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以義大利米種作為親本,耗時7年育成「花蓮26號」,穀粒大、直鏈澱粉比例高,耐煮、適合燉飯烹調方式,口感優於目前市售主流進口米,且抗稻熱病、產量穩定,更適合在地栽培。

【蟎害不甜蜜3】蜜蜂專用益生菌「TBE-8」 可分解26種醣 抑菌、提升免疫力

今年國內蜜蜂深受蜂蟹蟎危害,但除了蜂蟹蟎,蜜蜂還有其他真菌性、細菌性病害,均可能因氣候變化愈來愈不規律而變得嚴重。中興大學昆蟲系副教授吳明城的研究團隊,從臺灣本土熊蜂(bumblebee)的腸道中篩選到乳酸菌「TBE-8」,證實可抑制美洲幼蟲病菌增生,提升蜜蜂免疫系統,有望開發為蜜蜂專用益生菌。

【蟎害不甜蜜2】養蜂防蟎藥劑選擇少 農民愛用草酸、甲酸 防檢局示警:有危害紀錄

蜂蟹蟎是國內養蜂產業首要防治的蜜蜂病蟲害,但目前登記核准使用的防治藥劑選擇少,農民長期使用單一藥劑容易使蜂蟹蟎產生抗藥性,導致防治無效,蜂農因此常自行到化工材料行購買草酸、甲酸等化學品原料做防治之用。但農委會防檢局示警,這兩種有機酸是強酸,具有腐蝕性及刺激性,已有危害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