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游 昇俯 第 176 頁
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登記證 搶頭香茶園負責人:有助販賣銷售
農委會推動農產品初級加工管理制度,今年3月底完成〈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管理辦法〉,首張加工場登記證由新北市三峽谷芳有機茶園負責人李昌峻於6日取得,農委會表示,未來5年將輔導5百家農產加工場取得登記,估可創造20億元產值。
且慢! 鳳梨釋迦宜7月中旬後修剪 減少果實裂果
11月採收鳳梨釋迦果實容易在後熟過程中發生裂果,裂果率達85%以上,且往往送到消費者手上才發生裂果,對臺灣鳳梨釋迦形象影響甚鉅,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建議,7月中旬以後再進行產銷調節修剪,不要讓產期提早到11月,才可確保鳳梨釋迦品質。
紅龍果收穫面積估再增 適時疏花顧品質
國內紅龍果全年可生產,但5、6月就得開始調整留花批次,以控制果實產量及產期,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專家提醒,植株留花過多,會影響植株樹勢、容易有病害問題,之後果實也會比較小顆,農友應適時疏花調節,保留樹勢,也可避免產期過於集中。
雙驗證加持 虎尾農會花生加工品業績破億!
雲林縣虎尾鎮農會花生榨油、脫殼、花生加工製品及花生粽4處加工廠均通過ISO 22000國際驗證,其開發花生油、花生仁等10項加工產品也已通過產銷履歷驗證,花生產品1年可為農會創造1億2千萬元收入。
火鶴花前進廟宇抗疫情 神明加持花禮保平安
農委會農糧署輔導台灣火鶴花產業發展協會推廣宗教用花,與臺中大甲鎮瀾宮等8家廟宇合作,推出客製化寺廟聯名火鶴花及祈福卡禮盒等推廣用花活動,既提高國內用花需求,也讓民眾多一種敬拜神明方式,美化環境又保平安。
玉荷包量穩價降 外銷業者憂訂單不來
國內玉荷包荔枝去年因暖冬開花不順,產量大減,今年開花情形良好,結果也順利,產量可望回穩,預估可較正常年多1成多,但也因為春季以來雨水偏少,果實生長緩慢,果粒則會較小顆。
中崎有機農業專區保留角力 農委會以有機農業促進法迎戰
高雄中崎有機農場是政府公設有機專區,不僅在地農友已耕耘10餘年,專區附近有珍貴的泥火山地質景觀,鄰近荒野還是一級保育類動物草鴞棲息地,卻可能因橋頭科學園區開發案,被徵收開發成工業園區。
柑橘枯了 原來是線蟲作怪
柑橘類水果作物,感染「柑桔線蟲」,會出現植株葉片黃化、落葉、葉子及果實變小、新梢乾枯等病徵,常被誤認成營養不良,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表示,檢查植株細長根系是否變得粗短,或容易附著土壤,可以判斷植株是否感染柑桔線蟲。
單日260公里、黑鳶「小茄子」打破「中部結界」 首證臺灣候鳥族群存在
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日前野放黑鳶幼鳥「小茄子」,透過衛星追蹤,記錄到牠從屏東飛往宜蘭,單日狂飛260公里且飛越中央山脈稜線2500公尺,打破國內觀察紀錄;之後牠繼續跨海飛行、飛往中國境內,更證明臺灣有黑鳶候鳥族群存在。
肥料供應穩定充裕 實名預購15日起全面開放再次預購
農委會自4月15日起推動肥料實名制預購補助措施,由於肥料供應穩定充裕,農委會公布5月15日起將不分作物種類、全面開放肥料可再次預購,不受原本肥料合理施肥量的預購期間限制,同時,預購肥料補助金額亦加碼至每包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