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暫停銷中 兩岸首宗農產品貿易因檢疫問題而喊卡

農委會認為中國突然暫停臺灣鳳梨輸中,並不符合國際貿易規範。(圖片提供/農委會)

中國3月1日起將暫停臺灣鳳梨輸入,理由是銷中的臺灣鳳梨檢出3類介殼蟲,會對中國農業生產、生態安全產生威脅。但農委會自去年10月19日起即加強外銷鳳梨檢疫措施,迄今近5個月已未再獲中方通報不合格案例,卻在今年鳳梨即將盛產之際祭出禁令。農委會直言中方暫停程序不符國際貿易規範,此時銷中喊卡,「寧願相信中方是因資訊落差有所誤解」,希望雙方溝通盡速恢復正常貿易。

中國海關總局以2020年以來,多次檢出臺灣鳳梨有太平洋臀紋粉介殼蟲、新菠蘿灰粉介殼蟲及菝葜黑圓盾介殼蟲3種檢疫有害生物為由,將暫停臺灣鳳梨銷中。這是兩岸間首次因檢疫問題,將單一生鮮農產品貿易全面喊卡。

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鄒慧娟指出,兩岸均為WTO會員,應遵循WTO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SPS)協定規範,SPS規範第5.4條要求各國採取檢疫保護措施,應採取對貿易負面衝擊影響最小者;中方所言3種介殼蟲是鳳梨常見檢疫有害生物,針對此一般害蟲,通常可以溴化甲烷進行燻蒸處理後,放行進入進口國,過去鳳梨出口中國及日本都是這麼做。

當鳳梨抵達進口國,檢疫發現有介殼蟲,進口國會通知貿易業者要進行燻蒸處理、轉運他國或運回臺灣,業者可依成本考量自主選擇。鄒慧娟說,去年10月19日前我國鳳梨銷中5,544批,曾檢出13批有介殼蟲不合格,農委會即加強產區供果園、包裝廠防治,10月19日迄今輸中656批即沒有再被中方通知,合格率100%,考量我方也已採取管理措施,有效降低檢疫不合格率,中方實無理由突然暫停臺灣鳳梨輸入。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表示,中方25日僅以一紙信函通知,臺灣是被動告知,事前完全沒有協商討論,若介殼蟲檢出比例過高是事實,我方也會接受,但數據攤開來並非如此,何況臺灣農產品銷中是否檢出不合格,相關資訊都是中方通報提供,農委會寧願相信中方是因內部溝通資訊落差產生誤會,希望兩岸可以坐下來溝通,盡速解除暫停鳳梨輸入。

目前兩岸是透過「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平臺,互相通報貿易農產品檢疫不合格資訊,相關檢疫查證均會透過此平臺,以書面email進行溝通。

【延伸閱讀】

中國宣布3月起暫停進口臺灣鳳梨 恐衝擊國內產銷
中國片面暫停進口臺灣鳳梨 農委會10億元護產地價每公斤21元
鳳梨賣不了中國 產地全力升級加工增值賣更好
中國暫停臺灣鳳梨輸入 引發企業與消費者熱心支持國產鳳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