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 image
  • 1213 文章

【校園午餐的升級路1】校園午餐不只是午餐 餐盤上的公民實踐與農業結構轉型

從產地到餐桌、地產地銷、身土不二……大家對於這些口號一定不陌生,特別是食農教育近年來在臺灣社會日益受到重視,飲食所鑲嵌的價值及改變後能得到的成效,又重新回到政策規畫、社會大眾的關注。以農業政策為例,在新農業與食安五環政策的引導下,鼓勵國內近3,500所國中小學校園,在午餐食材的選擇上,優先使用國產、可溯源的標章(示)農產品,寄盼達到推動食農教育、強化食材安全,以及促進農業永續發展的三贏局面。

客座總編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主任秘書陳啓榮:校園午餐採用國產可追溯食材,帶動三章一Q農業生產

目前臺灣校園午餐供餐人數約為174萬人,占全國人口8%,推估每年需求蔬菜可達7萬噸,這是很大的消費市場;我們希望藉由消費驅動生產,增加農民契作面積,不僅穩定安全供應國產可溯源食材,也能帶動三章一Q農業生產。

【作物高溫生產特輯3】強健樹體與產期調節 木瓜的高溫生產策略

木瓜屬於熱帶果樹,但木瓜在高溫期間仍有花粉形成、花粉發芽及偏雄花等果實發育障礙現象。為穩定木瓜生產及獲利,栽培者須更重視高溫期間的栽培管理問題。

【作物高溫生產特輯2】高溫頂燒,易染病害 結球白菜的高溫生產策略

臺灣地理位置於熱帶與亞熱帶交界,氣候溫暖潮溼,夏季屬高溫多雨的氣候形態,尤於4~11月間進行生產的結球白菜,常會因高溫多溼而有許多生產上的阻礙。因此高溫期結球白菜生產需有正確的生產策略,以避免夏季高溫造成結球白菜品質及產量損失,確保農民的經濟收益。

鹹蛋黃與蛋黃油的加工:鹹食甜點都能輕鬆應用!

為拓展鹹蛋黃的利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以下簡稱本所)將原本需冷凍保存的生鹹蛋黃,成功製成可常溫保存的「金沙鹹蛋黃粉」及「蛋黃油」。本技術過程使用單一原料「生鹹蛋黃」,經適當的「加熱」、「分離」、「粉碎」及「乾燥」等程序,產製金沙鹹蛋黃粉及蛋黃油。

【作物高溫生產特輯1】攸關結果量與品質 小黃瓜的高溫生產策略

在日益暖化的環境下,熱傷害對小黃瓜生產影響的討論顯得格外重要,本篇將以高溫對小黃瓜的影響及因應策略進行敘述,提供做為小黃瓜高溫生產時參考。

薑荷花新色登場 高雄1號-粉鑽.高雄2號-胭脂

屢創高溫的夏天似乎已成常態,炎熱的天氣連花草都受不了,然而在臺灣有一種在夏天依然開出絢爛花海、媲美荷蘭鬱金香的花卉——薑荷花。

臺灣草莓種苗生產以農民自行培育為主,但因育苗期長且夏季高溫潮溼,草莓病蟲害影響加劇,增加農民自行育苗的困難度。(圖片版權/lzflzf)

草莓育苗四方法與三招防病害育苗管理

種苗為產業發展的根本,種苗的健康與否,對單位面積產量、生產成本及收益影響甚鉅,臺灣草莓種苗生產現仍以農民自行培育為主,但因育苗期長且夏季高溫潮溼,更增加農民自行育苗的困難度。本文就草莓育苗繁殖方法及穴植管育苗技術進行說明,提供有意育苗及育種的農友參考。

生物防治法漸興 如何分辨天敵昆蟲商品的品質?

本篇將會著重在天敵昆蟲的商品品質,引導讀者如何簡單檢查自己購買的商品,以確保消費者權益。

當心!生長期間均能入侵 辣椒炭疽病的發生與防治

炭疽病好發於梅雨季開始時,與高溫多溼的條件有關,加上病原菌有潛伏感染特性,並可於種子、土壤及植株殘體上存活。病原菌於辣椒開花期或是幼果期感染,至果實成熟後才顯現病徵,甚至採收後愈高溼環境才顯現病徵,對辣椒品質與產量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