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41 頁
為黑翅鳶田裡搭架防鼠害 猛禽棲架鳥類研究新視野
2017年在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的支持下,臺灣首次的猛禽棲架試驗就在屏東縣內埔鄉的鳳梨田開始,當時設計的竹製棲架高度9公尺,設立後由人員定時在遠處進行觀察。隨著全臺各地陸續有棲架設立,黑翅鳶都是棲架上最常出現的猛禽,儼然成為猛禽鼠害防治的代言人。
從素食到新蔬食 臺灣成為素食大國之路──素食的臺灣史
臺灣素食普及而多樣化,到處都有素食餐廳,連超商也設素食專區。臺灣不但被國際媒體列為「素食友善國家」(Vegetarian-friendly countries),還是全球素食材料「素肉」(Meat analogue, Vegetarian meat)供應中心,堪稱素食大國,這些都建立在臺灣擁有相對廣大的素食人口。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新春專訪】
許多難關挑戰,但我們已一一挺過,將更加堅韌地迎接未來挑戰。延續去年【農業首長新年展望系列專訪】,《農傳媒》再次規劃農業部門首長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新春專訪,深入了解農業政策新布局。
國家森林遊樂區電子門票買一送一 走春活動全攻略
農曆春節將至,農委會林務局在太平山、八仙山、阿里山和墾丁等12處國家森林遊樂區,推出電子門票買一送一優惠,且憑電子票券入園還可免收停車費,門票與交通一手包辦。春節期間八仙山森林遊樂區正值櫻花季,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和鐵路全年無休,除夕當天同樣正常營運。
馨香相伴、心靈富足 與花結緣的歡喜人生
「香花供養,心地莊嚴」,供花獻佛不僅是佛教教義及儀式的一部分。法鼓山文化中心編輯總監果賢法師更將花卉與佛教的關係,總結為心靈環保也是環境教育的一環。「花來自於大自然,與眾生一體生活於世界,迎接著人類,有讓人心境平靜的能力。」現代人生活緊繃,花朵美麗的樣貌可以提醒我們保持和花一般燦爛的微笑,輕鬆自在的氣氛也能感染他人,因此無論從宗教面及生活面,都離不開花朵的陪伴。
把玩具變工具 隱身在土木工程系裡的智慧農業研發中心
近年來,全球極端氣候益發常見,首當其衝的就是農業部門,糧食生產牽涉國家安全與民生,劇烈的天候變化,讓農民無法完全仰賴經驗判斷耕種或收割的時機,農損更是屢創新高。「我們面對的耕作環境會越來越嚴峻,如果沒有更好的sensor(感測器)或方法以掌握現狀、用有效率的方式耕作,未來要養這麼多人就會有困難。」楊明德院長說。讓農業升級、用更有效率的方法、以更少的農地、肥料與農藥種出產量不減的糧食,是他們最想做到的事。
微生物讓羽毛更加值!羽毛生物堆肥長效供肥 對作物產量品質實證有效
堆肥成品穩定具緩慢供肥能力,有助於減少農業生產之介質成本、肥料用量、施肥頻率與人力投入,減少化學肥料用量,有助於減少製作化學肥料所投入之石化能源,而應用本土緩效供肥介質替代進口泥炭介質,亦有助於減少開採泥炭所導致之碳排放。
【漁的大歷史】蒸汽機不只帶動工業 深入大海的現代漁業該航向何方?
即使是在現代,工業化的漁撈活動搭配著巨大的拖網船、先進的電子儀器及有力的甲板絞機,人們仍然在複製史前的策略。數千年來,人只要移動到新的漁場,總是能夠解決資源枯竭的問題,拖網船至今依然會在公海這麼做。可是,這個策略最終會失去效用。那麼唯一的選項就是關閉漁場,讓魚群資源恢復。
蒐藏趨近於知識的時代:一個博物學家如何蒐藏全世界、奠基大英博物館
當今的大英博物館收藏了人類過去的寶藏,但是在它誕生的時刻,卻是探索新世界的前沿基地。它的奠基者漢斯・史隆,為博物館的庫房藏量和定位,立下了第一個里程碑。他過世後,後人根據他的遺囑,成立世界上第一個「公共博物館」。
重組肉、注脂肉標示法規更新年中上路 水產品也納入
以注射油脂方式做出雪花或霜降肉,不僅肉品外觀容易令消費者誤解為油脂天然均勻分布的原形肉,且注入的油脂可能是加工物或經過加工製程,若未煮熟可能有衛生安全疑慮。衛福部因此決定將注脂肉納入規範,比照重組肉規定,在包裝上強制標示「注脂」、「僅供熟食」。過去已納入的「魚」也修正為「水產品」,以涵蓋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