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素食到新蔬食 臺灣成為素食大國之路──素食的臺灣史

臺灣素食普及菜式多樣,除素食餐廳外也有許多家常素菜及食品。(攝影/黃毛)

內容提供/貓頭鷹出版  文 /翁佳音、曹銘宗

臺灣素食普及而多樣化,到處都有素食餐廳,連超商也設素食專區。臺灣不但被國際媒體列為「素食友善國家」(Vegetarian-friendly countries),還是全球素食材料「素肉」(Meat analogue, Vegetarian meat)供應中心,堪稱素食大國,這些都建立在臺灣擁有相對廣大的素食人口。[1]

臺灣有多少素食人口?因涉及素食的定義和期間,數字不好統計,也少見正式調查。在素食定義上,一般可分「素食」(Vegetarianism),可包括奶蛋素,以及「全素」(Veganism)。在素食期間上,可分為長期吃素,以及彈性吃素(早齋、齋日、初一和十五等)吃素。

根據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在2008年公布的「台灣食品消費調查統計年鑑」,推估臺灣的素食人口約占十分之一,其中長期全素的人口約占2%。另外,宗教與健康是臺灣民眾選擇吃素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根據各國際媒體對各國素食人口比例的相關報導,臺灣素食人口比例都是名列前茅,在13%至14%,約有330萬素食人口,並有6千家素食餐廳。有國際媒體指出,臺灣因有大量素食人口,所以政府要求素食食品的標示是全球最嚴格的。[2]

臺灣是素肉大國生產大國,除傳統以大豆製成的素肉(右)以外,已有廠商跟進潮流推出被稱為「未來肉」的豌豆原料漢堡排(左)。(攝影/黃毛)

在臺灣,素食依吃素原因可分成:宗教素、健康素、環保素(反對畜牧業排放大量溫室氣體破壞地球環境)、人道素(反對以不人道方式飼養和屠宰動物),其中以宗教素居多。從歷史上來看,臺灣的宗教素歷史悠久,這與臺灣傳統「在家佛教」的影響有關。

在家佛教的興起

中國明朝中期,山東佛教徒羅清開創「在家佛教」的思想(史稱羅教),主張在家吃素誦經,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結果廣受中下階層民眾歡迎。羅教沒有中心組織,後來在各地出現流派,成為結合儒釋道教義的宗教運動和民間信仰,盛行一時。

清代,羅教各流派繼續流傳並擴大勢力,威脅了正統佛教,也開始遭到官方打壓。

從明末到清代,羅教各流派傳入臺灣,主要有明崇禎年間的金幢派、清道光年間的龍華派、清咸豐年間的先天派,其中以先天派持戒禁葷食最嚴格。當時,臺灣傳統社會救濟組織不足,羅教系統在臺灣各地發揮了補助作用。

根據荷蘭時代的相關文獻,臺灣的素食人口,在荷蘭時代就已經有了。

有人認為,荷蘭時代的華人是短期來工作,如果死亡遺體會運回原鄉。事實上,臺灣在荷蘭時代已逐漸形成華人社會,一旦有人死亡,就需要僧道處理。當時已經有華人葬儀,甚至還有孝女哭墓的習俗。當時可能沒有佛教和尚,但因社會上流行在家佛教,所以在家佛教信徒會前往喪家燒香誦經,應該是合理的推論。

文獻記載漢人喪葬僱請女人來哭(孝女白琴)(Verhaal Van de Vero Vering Van’t Eylant Formosa, Door de Sinesen, Op Den 5 Julii, 1661: Uyt Het Frans Vertaalt)。

另外,由於荷蘭人不准臺灣有寺廟,所以華人移民就把從原鄉帶來的神像,擺在家中祀奉,其中也有釋迦、觀音像,更可見當時已經有在家佛教信徒。

日本時代的齋教

日本時代,臺灣總督府為了統治臺灣,首先進行「舊慣調查」,發現金幢教、龍華教、先天教三教都強調食齋,教徒自稱「食菜人」、互稱「菜友」,供佛、聚會的場所稱「齋堂」,故統稱「齋教」。

主祀觀音媽的彰化芬園寶藏寺與道教、民間媽祖信仰結合,對日人來說並非佛教信仰,因此也被歸為齋堂。

當時在臺灣總督府擔任通譯官的片岡巖,在他的著作誌《臺灣風俗誌》(1921 年)中提及齋教徒對齋教的看法:很多剃髮、穿法衣的佛教僧尼,其實是為了糊口才出家,所以能守佛教戒律的很少,更別說研讀佛法渡化眾生,住在寺廟也不事生產。齋教徒雖然不剃髮、不穿法衣,但通曉教義、嚴守戒律,不愧教徒,又都有職業,盡了國民本分。

當時齋教在臺灣的影響力比佛教還大,1921年發生的「西來庵事件」(噍吧哖事件),領導人余清芳就是以齋教名義及勢力展開武力抗日行動,在日本軍警鎮壓下,共1千多人死亡,近2千人被捕。此後,臺灣總督府開始整飭監管臺灣民間信仰。

日治前期臺灣「齋教」普及,甚至成為一貫道興起的基礎,其實齋教中的先天教就與一貫道系出同源。(圖片來源/翁佳音提供)

戰後,中國佛教入臺,齋教開始式微,很多信徒轉向正統佛教信仰。不過,有些齋教信徒轉信「一貫道」,盛行至今,擁有廣大信徒。

中國佛教在臺灣,從1980年代開始盛行至今,因倡導「人間佛教」,也使臺灣維繫相當多的宗教素食人口。

臺灣新蔬食

1990年代,臺灣在宗教素的基礎下,加上健康素、環保素、環保素的興起,發展了與傳統「素食」不同的「蔬食」。

以中國佛教、道教為本的素食,有「五辛」(又稱五葷: 蔥、 薤、韮、 蒜、興渠)的禁忌,即把蔥、 蒜、韮、蕗蕎類等有辛味的蔬菜也視為葷食,因為吃了會刺激性欲,並在口中產生臭味。

五辛之說出自《楞嚴經》:「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以白話簡譯:五辛吃熟的會發春,吃生的愛生氣,天仙離開你,餓鬼黏著你。

然而,想吃素的人未必是宗教信徒,不必有「葷菜」的禁忌,何況蔥、蒜、韭是既美味又可調味的蔬菜。如此,沒有五辛禁忌的「蔬食」,在烹飪上有更大的空間,掛出「蔬食」的招牌,講究跨國、創意的素食餐廳愈來愈多,也促進臺灣素食人口的增加。

在平價素食餐廳外,臺灣素食更有高檔料理;圖為鈺善閣餐廳推出的素懷石套餐。(攝影/莊智淵)


[1] 英國旅遊雜誌Wanderlust ,報導「素食旅行者的七個最佳國家」(7 of the best countries for vegetarian travellers),包括印度、斯里蘭卡、義大利、黎巴嫩、印尼、臺灣、英國。(2019年5月13日)

[2] 根據英文維基百科的Vegetarianism by country(各國素食人口統計資料),採自2010年以來各種相關統計的綜合粗估,前六名依次是印度20-40%、墨西哥19-20%、巴西14%、瑞士14%、臺灣13-14%、以色列13%、其他日本9%、英國7%、美國5-8%、中國4-5%。不過,以上素食人口以彈性吃素居多。(2021年4月30日)


《吃的台灣史》
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

作者:翁佳音、曹銘宗

出版:貓頭鷹出版


本文經農傳媒編輯,節錄自《吃的台灣史: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完整原文請見原書。作者提供以外的攝影相片出自《鄉間小路》2021年3月號「食蔬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