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的大歷史】蒸汽機不只帶動工業 深入大海的現代漁業該航向何方?

人類漁業在近200年內大有進展,但對海洋生態及漁業資源的影響也極為巨大。(圖片來源/Nguyen Linh on Unsplash;圖為大西洋鯖魚,是目前存續狀況仍良好的無危物種)

內容提供/八旗文化 文/布萊恩.費根(Brian Fagan)

拖網在幾世紀前就已開始為人使用,近代以前,拖網的運用仍保持一定限度,部分是因為漁民難以保存大量的小魚。儘管如此,到了1830年代,單單在布立克珊(農傳媒編按:英國漁業小鎮),就有大約112艘拖網船註冊在案。為了因應對各式海魚的需求迅速增加,拖網作業在英吉利海峽及北海一帶變得普及。

許多新漁船加入也開始使用拖網,尤其是新的鐵路路線開通後,有助於將裝在冰塊裡的鮮魚從主要港口快速運送到倫敦。到了1850年代,冰被廣泛用來保存漁獲,這讓船隻能夠在距離岸邊更遠的地方捕魚,也拓展陸地上的海鮮市場。1860年後,英格蘭東北部的甘士比港口共有800艘甲板帆船在作業。

19世紀初期間,使用手釣線的漁民每人每天都能輕鬆捕獲200條魚,其中不只有鱈魚,還有庸鰈和鰩魚。到了19世紀末,許多拖網船成群結隊,組成多達200艘甲板帆船的船隊,在「漁船隊長」的指揮下團體作業。他們連續待在海上好幾週,航行速度快的單桅帆船和後來的汽船負責將魚運送到陸地上的市場。

拖網也是捕撈牡蠣的主要方式。(圖片來源/Popular Science Monthly Volume 6, 1874-1875)

甲板帆船上的漁民會將漁網會撒在側邊,拖行3至5個小時,才費力徒手絞吊上船。有時拖網裡塞滿了魚,甚至能阻擋一艘船前行。和手釣捕獲的魚不同的是,拖網的漁獲混雜著海底的各式生物──魚、牠們的掠食者、軟體動物等所有生物。

打破平衡的蒸汽  漁業開始深入遠洋

接著,蒸汽動力登場,一切都開始改變。詹姆士・瓦特在1769年發明出蒸汽引擎,但將近1世紀後,蒸汽動力才被運用在漁場。目前已知最早被專門打造出來的蒸汽拖網船,在1836和1838年於法國阿卡榮開始服役。不到10年後,波爾多也開始有人使用這種船;1856年在英格蘭和1866年在美國都有人開始試用(農傳媒編按:波爾多以紅酒聞名,但位於法國加龍河畔也盛行航運,可想見當時蒸汽船在北大西洋海周遭傳播,甚至深入河港城市)。

關鍵轉捩點發生在1881年的甘士比,人們為一艘長達34公尺、名為「黃道號」的拖網船舉辦下水儀式;人們後來才肯定這種船可以帶來經濟效益,而不只是一項瘋狂的實驗。到了1882年,已經有蒸汽拖網船在蘇格蘭海域作業,不過當地多數的捕魚活動仍是在帆船上,靠著釣繩和流網完成。與此同時,英格蘭人熱情擁抱以蒸汽動力拖行的桁桿式拖網。拖網帆船遭到支解,或販售給北海另一端的漁民。荷蘭和德國拖網船船隊也在迅速擴大。

蒸汽拖網船帶來巨大的改變。這是第一次有漁船能夠在逆風狀態下快速前進。它們的船長不必擔心何時要收帆,或要在狂風中費盡千辛萬苦才能離開背風的海岸。潮汐和海流對船的影響大為減弱。在蒸汽出現以前,19世紀的漁民鮮少在風速1小時超過48公里的強風中,航行到深水海域捕魚。蒸汽拖網船可以待在外海更久,也經得起更險惡的環境條件的考驗。

蒸汽船可以在深上許多的水域拖行拖網,作業深度可達400公尺,為帆船拖網深度限制的4倍之多,而其漁網的寬幅很快就到達15公尺,甚至更寬。配有鋼纜的蒸汽絞機讓吊起滿載漁網的過程大幅縮短。漁民將鍊條纏繞在拖網的沉子綱上,讓漁網能夠開採更崎嶇不平的海床。到了1890年代,製冰廠解決了如何長時間保存漁獲的問題。平均來說,蒸汽拖網船的漁獲量是帆船的6至8倍之多。

英國畫家Ernest Dade (1868–1936) 作品Trawlers Waiting for their Crews(1893),描繪蒸汽拖網船等待船員乘小船上船作業。(圖片來源/Art UK;Scarborough Museums Trust館藏 Fair dealing)

然而,北海的漁獲產量下降,尤其是高檔的魚類,如鰈魚大圓鮃菱鮃。心狠手辣的漁民將注意力轉向河鰈黑線鱈,但產量依舊下跌。在近岸水域工作或沒有拖網的漁民刺耳控訴,導致1883年英國又組成了另一個皇家調查委員會,傾聽種種強而有力的證詞,關於漂浮在海面上、被浪費掉的死魚,以及拖網對海床災難性的破壞。委員會成員沒有任何一位是漁民,對於海洋深處的事一無所知,但出面作證的漁民瞭若指掌。他們深刻意識到,深水拖網會剷除珍貴的無脊椎動物,沉子綱會移除路線上的所有生物,而且許多水產遭到漁網撈起卻又被丟棄,包括蚌蛤、貽貝和扇貝。

身經百戰的憤慨漁民指出,拖網摧毀了魚群的食物,這件事比對魚卵的破壞更加嚴重。海洋保育生物學家卡魯姆・羅伯玆評論那份委員會的報告是在粉飾太平,所言甚是。委員們的推論極具爭議,的確令人髮指。他們宣告,桁桿式拖網對魚群食物的傷害無足輕重,而且「沒有證據證實,使用桁桿式拖網會對食用魚的幼魚造成任何不必要或浪費資源的破壞」。此一結論引發長久的憤恨不滿。

委員會的調查成果影響不大。技術變革再次帶來重大的改變,格蘭頓拖網的傳入就是其中之一,這種拖網上連接的網板會憑藉水壓將漁網撐開。網板讓拖網網口持續保持敞開,因此能在更凹凸不平的海床作業,為深水拖網漁法開拓廣大的新海域。此外,它的漁獲量比標準的桁桿式拖網增加了35%左右。產量上升,但數字會使人誤解。

英國畫家John Bourne(1861–1935)作品 Steam Trawler ‘Monarch'(1895) ,表現出當時相當典型且被後世沿用的漁船形式。(圖片來源/Art UK;Scottish Fisheries Museum館藏 CC BY-NC)

魚群資源遞減導致捕魚所需耗費的心力大增,因此使用拖網捕魚的成本正在飆漲。在某些區域,魚群量已少到人們無法在像過去一樣用釣鉤和陷阱捕魚。儘管在某些海灣和河口地區,拖網已被嚴禁使用,以利魚群資源恢復,但努力未果。使用鉤繩釣魚的漁民有如報復般移入,魚群量仍舊枯竭。

工業化漁撈的危機  近岸魚群資源耗竭

蒸汽動力是一大影響,內燃式引擎也是。汽油引擎於1900年後為人廣泛使用,並在1920年代被柴油動力取代。因為燃油所需的空間遠小於煤,漁船的航行範圍如今延伸深入大西洋。柴油動力船產出的漁獲量比同樣大小的蒸汽拖網船再多4成,而且船上有空間加工魚貨。此一發展促使在遙遠外海作業的加工船誕生。傳統上,漁民已經會在船上鹽漬魚,而今他們能夠取得超低溫冷凍庫和能夠在海上生產魚粉的機器。現今,拖網捕魚是效率極高的工業化捕魚法。

今天多數的商業漁撈都是以拖網或巾著網進行,後者最初是在1850年代左右出現於美國羅德島州的鯖魚漁場。巾著網是種旋網,有條線穿過下緣的多個網環,讓漁民能夠將之收攏成袋子的形狀。當巾著網被證實用來捕撈鯖魚和較小的魚群非常有效後,很快就被引入油鯡漁場,並在1880年代傳入歐洲。

John Bourne作品 Steam Drifter ‘Preston'(KY121), Leaving Aberdeen(1900),Drifte指專門捕撈鯡魚的船型,但可看到船隻配備與拖網漁船已大同小異。(圖片來源/Art UK;Scottish Fisheries Museum館藏 Fair dealing)

大西洋油鯡(學名為Brevoortia tyrannus)隸屬於鯡魚家族,為鱈魚漁業供應魚餌,也為快速工業化的經濟體提供燃油。在南北戰爭時期,6間在紐約佩科尼克灣的魚油工廠每週加工處理約200萬條油鯡。小型的巾著網船一天可以捕獲15萬條這種魚,每1,000條魚可售得1美元的價格,足以成為獲利豐厚的生意(編按:1870年代1美元相當於2022年20至30美元)。儘管出現圍網會毀滅漁場的抗議之聲,煉油產業仍不斷成長。蒸汽船在1870年代進入油鯡漁場;人們不僅大量投資新船,也投資在新英格蘭的工廠(不久便到達64座)。緬因州成為油鯡加工中心,部分是因為油鯡在6月抵達緬因外海時正肥美,而且那裡是漁民捕魚範圍的最北邊界。

大西洋油鯡體長可達15英吋(近40公分),並非小魚,15萬條的漁獲量規模並不小。(圖片來源/NYS DEC  CC BY-NC-ND 2.0

捕殺的規模十分龐大,抗議者表示魚口很快就會被摧毀殆盡。1879年時,油鯡魚群並未抵達鱈魚角的北方,漁民和加工廠工人因此失業6年之久。海岸生態系的自然波動和人為開採皆導致漁獲量暴跌。當近岸的魚群資源耗竭,魚便會移動到外海──我們現在已經知道這是漁船使用過大的圍網並過度捕撈時會出現的徵兆。最後不僅油鯡,連鯖魚、庸鰈和龍蝦的數量也在19世紀末驟降,這是假設大自然會一再補充任何人類消耗的資源所引發的直接後果。大自然的運作相當獨行其道,不受人類拘束。

與此同時,歐洲的機動漁船將巾著網帶到冰島外海附近,去尋找鯡魚。1882年,日本人採用巾著網去捕撈小型的表層魚類,接著發展出效果相同、專門用來捕捉正鰹的漁網。高效率的巾著網圍捕法也有助於滿足日益增加的需求:除了魚油,最重要的是魚粉,後者成為了高獲利的產品。1876年,德國農民開始實驗餵他們的綿羊吃魚粉。隨著歐洲和北美洲的動物飼料市場都開始發展,魚粉的消耗量不久便迅速攀升。鯷魚製成的魚粉成為秘魯的主要出口商品。到了1930年代中葉,法國人在海上經營的加工船的設備不僅可以加工保存、超低溫冷凍和儲存魚貨,還能生產魚油和魚粉。

當北海水域資源逐漸耗竭,漁民(如今工作的正式公司有能力支出船隻和配備所需的高額資本)採取傳統的策略:他們移動到其他地方,將他們的拖網帶至冰島和法羅群島外海的漁場。這些捕魚作業的利潤並不特別高,直到1930年代,漁民開始使用更有力的引擎及貨物承載量更大的大型船隻。到了30年代末,前述水域的漁獲量已經超越北海。

國際劃分海域求自保  漁業大國仍深入公海

當捕魚成為全球事業,許多國家加入戰局,開採歐洲以外的漁場。大約在2,000年前,日本透過魚和稻米達成自給自足,並一直持續至19世紀,人口大約3,000萬人的時期。1900年,日本人(此時人口已達5,000萬左右)幫助刺激了對魚增長的需求,讓日本成為國際漁業的要角。到了1914年,在日本卸下的魚貨量已經超過不列顛,包括許多在千島群島、西伯利亞海岸和堪察加半島外海捕獲的鮭魚。

日本人尤其視鮪魚為珍饈。捕鮪漁船一機動化後,他們的捕魚範圍大幅擴張,自17世紀起便使用延繩釣的漁民如今更密集部署這種長釣繩。1920年代後,深海鮪魚的捕撈活動全年盛行,而非僅限於每年的洄游季節。母船率領一隊小漁船,用長達150公里的釣繩捕捉鮪魚上船。需求隨著日本人口攀升而增加,到了1940年,日本人口已高達7,800萬人。

築地市場等待標售的鮪魚。(圖片來源/Peter Lam CH on Unsplash)

工業化漁撈的大幅密集化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當時漁撈活動的情況又再次改變。長久以來,日本一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捕魚國家,漁獲的噸數是美國的兩倍。日本人用拖網船在白令海捕撈螃蟹,在南極大陸追捕鯨魚,也在南海捕捉少量的魚。戰爭那幾年,捕魚活動中斷,讓日本和歐洲近岸的漁場能夠休養生息。世界大戰一結束,日本和蘇聯都極為渴望魚貨,也擁有龐大的船隊;科技孕育出更大的漁網、讓船運行範圍更廣的引擎,甚至是更加寬敞的船上冷凍庫。船長很快發現品質更好的漁獲在遙遠的外海,尤其是在擁有豐富魚群、海床未受破壞的未開發水域。

到了1950年代中期,日本漁民的工作範圍遍及整個太平洋西部,從日本海到澳洲,再往東到達夏威夷。10年後,他們已經橫跨印度洋,進入大西洋。1970年代,日本和韓國的漁業成為全球性事業,也因為太過蓬勃發展,許多國家紛紛主張距離國土海岸200浬(370公里)內的範圍為其專屬海域。這些限制只是將漁民推向更偏遠的海域。起初延繩釣和拖網帶來龐大的漁獲量,但豐饒不久便枯竭殆盡。一份研究顯示,未開發海域的漁獲率會在15年內下跌8成。明顯而傳統的因應方式是移動到另一水域。今天,海洋處處懸浮著長釣繩,有些長達100公里,並配備3萬枚魚鉤。

減量甚至關閉漁場  才能讓魚群資源恢復

人類已經捕魚超過一百萬年,然而,在過去短短的150年內,因為工業化漁業的成長,人們才變得無法長久追捕魚群。如今增長的人口無法被滿足的需求正與重挫的漁場產生前所未有的重大衝突,於是世界已經轉向另一項傳統的緩解之計:水產養殖。養殖漁業呈指數成長,但可能不足以餵飽所有人,而且人們不甚理解其對生態造成的後果。

工業化漁撈根基於人們有意識的決定、得來不易的經驗,以及影響靠海為生的人們的政府舉措。許多漁民生活在社會的陰暗邊緣,他們默默無聞、辛勤工作、沉靜寡言,往往和讓歷史學家感興趣的戲劇化事件毫無瓜葛。然而,他們對歷史的貢獻良多。古埃及人從尼羅河網撈數萬條魚,去餵養為公共工程勞動的大批工人。騾子商隊運送鹹魚乾給戰場上的羅馬軍團。古北歐的航海船長及其船員靠著鱈魚乾為生,這些魚乾是由挪威北部和冰島的數千人保存加工而成。如前所述,大部分的海洋資源耗竭都是最人性化的特質所導致:在機會出現時,加以開發利用的能力。

人們早在蒸氣拖網船及底拖網橫空出世以前,就已經在捕撈洄游的鮭魚、經過地中海洄游的鮪魚,以及南美洲外海的鯷魚群。基本上,人們的捕魚技術自中世紀,甚至是史前時代以降,便幾乎一成不變。一直以來,都有人在呼籲規定捕撈限制。漁民和其他族群都曾如此主張,例如17世紀新英格蘭的治安官就十分關心要為未來的世代保存資源。遺憾的是,任何關於捕魚資源的警告都難敵增長的需求,以及滿足需求所帶來的利潤和生計,抑或魚是無限資源的假設。

即使是在現代,工業化的漁撈活動搭配著巨大的拖網船、先進的電子儀器及有力的甲板絞機,人們仍然在複製史前的策略。數千年來,人只要移動到新的漁場,總是能夠解決資源枯竭的問題,拖網船至今依然會在公海這麼做。可是,這個策略最終會失去效用。那麼唯一的選項就是關閉漁場,讓魚群資源恢復。加拿大政府曾在1992年對其鱈魚漁場祭出此策,當年的鱈魚漁獲量只有1968年顛峰總量的百分之一。在這裡和許多其他漁場,資源耗竭都重創母國。


 

 

《漁的大歷史》
大海如何滋養人類的文明?

 

作者:布萊恩.費根(Brian Fagan)

出版:八旗文化

 


本文經農傳媒編輯,轉載自八旗文化出版《漁的大歷史:大海如何滋養人類的文明?》,完整原文請見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