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5 文章

傳統農業升級!蝴蝶蘭自動化栽培提升40%灌溉效率、每年營收增500萬以上

蝴蝶蘭苗新型介質、自動上盆設備及廢棄水苔回收利用之開發」計畫研發成果觀摩暨交流活動,昨日於臺南市臺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舉辦

超過6成願務農,卻只有2成4畢業後願選擇農林漁牧業,高職農校生想什麼?

國內從農人口老化,高職農校學生未來願成為農業生力軍?

桃園3號難波萬!18歲米達人創最年輕紀錄

「臺灣稻米達人冠軍賽」下午舉辦前三名頒獎典禮,今年北部、東部米大獲全勝,來自桃園八德、新屋的常勝軍米種「桃園 3號」

預防禽流感,運用簡易型溫室建置非開放式鵝舍

為減少高病原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傳播機會,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業於 104年間公告「H5、H7亞型家禽流行性感冒防治措施」

花蓮場開設原民特色作物班,打造部落農業新面貌 2017 年 11 月 01 日

花蓮農改場宣大平秘書主持開訓並勉勵學員利用3天的學習機會,積極認識及請教講師,並培養與其他學員感情,拓展農業人脈。

【綠主張】美味米飯的產房——稻作與米質研究室

上午 10點,走進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辦公大樓,一整排電子鍋排列在桌上,整個空間飄散著米飯的清香氣味,這裡是聲名遠播的稻作與米質研究室品飯室

建構專業野動通報處置系統,捕蜂捉蛇爭議是契機

立法委員林淑芬與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今天召開「體檢『野生動物通報案件系統與處置』問題記者會」

【漁鄉趴趴走】船長的原鄉——小琉

「一座 6.8平方公里的小島,全島主要是砂質地、咕咾石,土地貧瘠、耕地有限,又缺乏水源,只能種地瓜⋯⋯」這個地方叫小琉球

幫甘藷種苗蓋棉被!北部地區可生產冬季甘藷健康種苗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研究人員在金山地區利用隧道棚的簡易設施栽培甘藷種苗。

建構農業生技CRO服務平臺,接單服務到全球

農業相關研究機構已建立許多檢驗技術、檢測服務、試驗方法及動植物生產管理技術,為強化提供套裝服務的彈性,擴大服務對象及範圍,農委會自104年至106年補助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簡稱農科院)建構農業生技研發委託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