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肖年仔」闖溫室,體驗農業經營叢林法則

文/ 洪嘉鎂 圖片提供/ 嘉義縣精緻農業協會

為了減少初入農業的摸索時間,嘉義縣精緻農業協會連續兩年舉辦「一季園主」活動,全程提供專業資源、土地及資金給活動參與者,除了有田間實作的經歷外,還可以將甜瓜的銷售所得全數帶走。
第二屆一季園主活動在今年 10月 24日圓滿結束,本次參與活動的7位園主楊荐翔、黃培展、鐘鳴源、李浩瑋、王顥澄、王秉鋒、林楷博,分別來自嘉義大學的園藝系及農場管理進修學士學位學程,因為參與一季園主活動實際種植甜瓜後,讓他們更想要在畢業後從事農業相關工作。

學長揪團、朋友邀請,大家一起種甜瓜

第二屆一季園主活動是以「團體」作為報名單位,李浩瑋得知一季園主的活動訊息後,立即在園藝系的Facebook社團中發文,徵求有沒有人要一起去當一季園主,升大二的林楷博、王顥澄、王秉鋒看到訊息後,便聯絡上李浩瑋組成團隊。

林楷博表示,當時看到活動訊息上寫賣甜瓜的收益都可以拿走時,讓他決定辭去手上的工作專心從農去,這背後的原因是一季園主活動可以學到實務操作,有機會應用學校教的專業理論,還不用投入成本,另外也可以抵免升大三的暑假實習學分,因此評估後決定參與活動。

楊荐翔與黃培展則是在農場工作中認識,他們打工農場的老闆剛好是協會成員,老闆鼓勵他們兩位可以去參加這個活動,因此楊荐翔便找了朋友鐘鳴源,3個人一起寫計畫書,參加一季園主活動。

用鼻子去感受甜瓜的香氣。

農試所專業課程訓練,打破對於農業的幻想

從事農業到底要具備什麼樣的技能?對於一個農業素人來說,可能只能講得出幾個簡單方向,為了讓這7位園主學好學滿,農試所在前3週開設密集專業課程,內容包含種苗、栽種、管線、電路、經營管理等,甚至是涵蓋養蜂與溫室簡易維修。

對園主們來說,過去在學校幾乎都是理論學習,少有實際操作,持續3週農試所安排理論與實作課程,讓他們突然發現很多沒注意到的專業技能。他們坦言,雖然農試所安排很多課程,但不管在設備、場地,或課程規劃都相當完善,每天都能過著規律的生活,下課後大家還一起去附近夜市閒逛。

不過這規律生活只是短暫的錯覺,林楷博說,第一天到溫室看到要在兩分地定植4千株甜瓜苗時,他內心覺得如果一次全部定植完畢,自己應該會死在溫室吧!最後也在大家不熟悉農務的情況下,分兩天完成定植工作。

理事長謝俊宏正在指導一季園主如何進行定植。

溫室大淹水,讓園主以為可以收工回家

進到溫室工作後,這兩組團隊每週晚上都會與陪伴師開會,討論田間作業時發現的問題、遇到的困難點,甚至是如何施肥與用藥。除了田間工作外,這7位園主還必須持續到太保上課,讓他們每天生活都過得相當「充實」。

直到7月底的「尼莎」與「海棠」雙颱來襲,這可讓園主們「剉咧等」,王顥澄說,大雨來襲前一天,有堆沙包、用棉繩固定溫室、巡視周圍的排水孔是否有確實堵塞,避免水淹進溫室,但早上瞬間雨量相當大,凌晨5點左右就發現水漫過擋水板,當下立刻開啟抽水設備。

楊荐翔回憶起當天狀況表示,水位連抽8小時才有降低的跡象,當溫室開始淹水時,只能開抽水機,看著水慢慢淹上來卻束手無策,最後就看著甜瓜葉片在水面上漂,林楷博則說,當下淹水時,覺得可以收工回家了。

大水從溫室逐漸消退後,園主們立即依循前幾天開會時陪伴師提醒的處理要點,立即進行前置處理,進行消毒、殺菌等作業流程,隔天做全面性處理。李浩瑋說,之後盤點溫室的損失,發現兩週前定植的甜瓜苗損失不到1%,但是生長速度受到影響,以至於甜瓜採收期延遲到大學開學後。

大水來襲,讓定植兩週的甜瓜苗都泡在水中。

進行簡易的溫室維修,也是重要的學習。

甜瓜銷售沒有想像中容易

大水淹掉溫室後,這些園主也沒有再遇到什麼大災情,頂多是人為疏失的問題。隨著甜瓜一天天的長大,他們也開始著手行銷工作,經營Facebook「一季園主實境秀」粉絲專頁讓消費者了解活動,也從中尋找客群銷售甜瓜。

王顥澄說,光是甜瓜禮盒包裝就找了很多間的廠商,還拜託好朋友協助設計LOGO、明信片、貼紙等,但因為時間沒有抓好,第二批禮盒趕不上出貨時間。他從中體悟到,與廠商接洽時,需要搞懂廠商的心思以及衡量自己的成本,這都是要靠自己一一摸索,另外就是要抓好出貨時間,才不會發生來不及出貨的問題。

嘉義縣精緻農業協會青年農民楊景翔(右二)向參加「一季園主」的素人農民講解如何分辨甜瓜的品質與栽種技巧。(攝影/謝佩穎)

課程、實種、效率,每個環節都是關鍵

王秉鋒計算這一季的收入,他表示賣完甜瓜後,一共有15萬的收入,但是這並不包含投入的資材、人力、包裝、運費等,以人力成本來說,每人平均工作4小時左右,一共栽種72天,用基本時薪133元計算,人事成本高達26萬元左右。不過園主們都搖搖頭說,不能這樣計算,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無形收益已經高於投入的人力成本。

分析這次參與活動的收穫,園主們發現每一個環節都是關鍵,他們表示,學校受到空間限制及課程安排情況,無法有完整的實作流程,透過活動讓他們可以將所學的理論與實務結合,更能去判斷該如何因地制宜使用適當的種植方式。

檢視種出的甜瓜大小,園主們無奈的說:「理論上甜瓜平均要500克,而我們只有300克,這當中的原因除了颱風淹水外,還有人為疏失以及效率較低的問題。」但不管甜瓜種出來是大還是小,園主們都覺得這是自己照顧出的成果,獲得極大的成就感。

園主們表示,經驗是需要慢慢的累積,不管是供水、用藥還是施肥,都需要藉由實作累積經驗。黃培展說,耕種地點會影響到栽種方式,若遇到農試所學的方式與協會教的方法有衝突時,都需要花時間磨合。

蜜蜂與甜瓜繁衍息息相關。一季園主活動結束後,有園主選修蜜蜂相關課程,希望能多了解這種生物。

搞定成本,有心耕種,從農之路才走的久遠

問到7位一季園主在未來是否會走上農業這條路,他們都說要先解決成本問題,還要看有沒有對於農業的熱情。

家裡有地能耕作的林楷博、鐘鳴源、楊荐翔、黃培展表示,有很高的機率會回家從農,但是需要考量到未來種植物種、運輸、銷售等問題。而沒有土地優勢的李浩瑋、王顥澄、王秉鋒則說,有考慮未來從農,首先必須要解決土地及資金問題,因此會傾向先準備好一筆資金,再決定投入農業。

他們想對下屆的一季園主說,不要只看到將來可能的收益就來參加活動,因為從農的過程相當辛苦,每一項農務工作都需要有事前的規劃及準備,只要耽誤一項工作就會造成後續工作的延遲。總結來說,整體課程安排相當的豐富,但是還是要看自己有沒有心在農業上面,能夠從中吸收多少,如果未來要從事農業,就是不能忘記初衷,要有熱情從頭走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