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5 文章

精準診斷土質、掌握下肥時機!百香果土壤&肥培管理看這邊

百香果根系淺多為鬚根,大多數有效根系分布於主幹周圍直徑 60公分內、深度 15~45公分左右土層,百香果對土壤質地要求不高

農業循環經濟之「黑水虻」藍海策略

為有效解決畜禽養殖產業衍生之有機資源物處理課題,畜試所新竹分所獲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計畫補助,投入研發有機資源物生物加值整合性科技與應用技術

吃含有輻射物質的食品,就像吞食癌細胞?吳焜裕:農林漁牧產品都天生有「輻射物」

前陣子,國內對日本食品進口有一些爭議,有位活躍於媒體的食安專家說「吃含有輻射物質的食品,就像吞食癌細胞一樣」,此話一出就上了頭版新聞。

彰化一蛋雞場再驗出芬普尼,流入新竹蛋行

芬普尼又現蹤,新竹市衛生局本月20日抽驗市面上雞蛋,驗出一件殺蟲劑芬普尼及其代謝物殘留17ppb,來自新竹縣泳慶蛋行,進一步追查發現源頭是彰化縣芳苑鄉百富畜牧場

農試所甘藷育成重大突破!新品種「金香」耐儲藏、產量穩,可望爭取內外銷市場

農業試驗所在甘藷育種上有重大突破,所研發的新品種台農74號「金香」甘藷除了具耐儲藏特性外,食用風味佳且塊根產量穩定

【飽讀好書】犀牛的輓歌

世界上的犀牛現存有2萬7千頭。一個世紀以前,曾有數百萬頭犀牛奔蹄在非洲平原上,或漫步在亞洲雨林裡。

【綠主張】隔夜飯也有春天:讓剩飯變好吃的4款料理!

一桌飯菜香中誰是主角?不是飄著醬香的滷肉,也不是甘甜的海味,而是那碗看似不起眼的白飯,肚子餓了,只要有美味的白米飯,配什麼都好吃!

讓魚游進學校營養午餐中,除了吃魚還有認識魚

臺灣是一個海島國家,擁有相當進步的捕撈及養殖技術,去年度全臺生產 100萬噸的水產品,其中沿近海捕撈及養殖漁業合計生產將近42萬噸

百位國小師生變身「象農夫」,推動都市推「食農米」教育

為增進居住在臺北市及新北市都會區學童,能有機會認識稻米產地、米的料理,以及了解農村生活。因此大象爸爸李孟發特別規劃「食農米」教育計畫

【海洋奇緣】從國際水中攝影大師之眼,從心發現綠島之美

9月下旬,臺灣觀光局為推廣國際潛水旅遊行銷,邀請多位國際知名的水中攝影師前往綠島拍攝海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