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診斷土質、掌握下肥時機!百香果土壤&肥培管理看這邊

內容提供/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文/ 張富翔

田間之土壤及肥料管理為影響栽培成效之關鍵因素。
百香果根系淺多為鬚根,大多數有效根系分布於主幹周圍直徑 60公分內、深度 15~45公分左右土層,百香果對土壤質地要求不高,以土層深厚、土質鬆軟、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為佳,避免選擇底層有硬磐限制土壤排水或是地下水位高地區,以通風良好之緩坡地最為合適,酸鹼度過高或過低的土壤,對植株生長與養分吸收皆有不良的影響。

栽培環境診斷——土壤管理

種植前先於田區選定5個以上的採樣點,首先將表面雜草等雜物清除,再以圓鍬於田間挖出V形空穴,分別於表土0~20公分及底土20~40公分採取約1.5公分厚,上下齊寬的土片,再將採樣點之土壤分別依表土、底土充分混合均勻後,各取約1公斤土樣,裝於塑膠袋中,並標柱採樣地點及農戶資料,寄送農業改良場。若未能於當天寄送,可先將土樣置於室內通風處風乾。

土壤酸鹼值(pH)

最適宜百香果的栽培土壤pH值介於6.5~7.5,pH值影響植物生長及養分有效性,如pH值在6.0以下田區,可施用含石灰之鹼性資材改良,改良過程應採分次、逐步進行,避免一次施用大量石灰質資材,並提早施用,於第一次整地前撒施石灰1,500~2,000公斤/公頃,與土壤充分混合,避免與含氮肥料同時施用,造成氮肥揮發損失。

長期降雨後,接續晴朗天氣,水分劇烈變化易造成裂果。

土壤水分管理

百香果根系不耐浸水,排水為果園重要工作,平地應做高畦,過度灌溉或是積水都易導致根系損壞及土壤病害發生。百香果生長需持續穩定供應水分,水分影響生長之關鍵期有:定植後之幼苗期、花芽發育期、果實著果及膨大充實時期。

其中又以花芽發育期最為關鍵,若缺水易造成落葉、果實、花朵過小或造成後續未成熟落果;夏季葉片繁盛、果實量多,水分供應不足或供應受阻時,易有果實失水、皺縮情形;缺水造成果實表面粗糙,缺乏果汁及香氣,影響植株活力使其易染病害。

施肥建議

百香果吸收肥分以氮、鉀及鈣為最大量,硫、磷、鎂次之,微量元素以錳及鐵為主,幼年植株於距離植株約10公分處施肥;成熟植株施於距離植株約20~30公分處,環狀或條狀均勻散施約20公分寬範圍,並覆上薄土,施肥後略為補充水分增加肥料吸收。葉面施肥宜於傍晚或清晨日照較低時進行,以免果實或葉片肥傷。

百香果全年的氮、磷、鉀肥推薦施用量為氮250~300克/株、磷酐100~150克/株、氧化鉀600~800克/株(表1)。在酸性或微酸性土,尿素較硫酸銨之肥效持久且不易造成酸化現象。

百香果三要素推薦量(克/株/年)

氮素(N)

磷酐(P2O5

氧化鉀(K2O)

250~300

100~150

600~800

*請依土壤檢驗之性質及肥力特性調整施用量

葉面施肥時間不當,造成果實鹽分累積、肥傷現象。

施肥時期與方法

定植前,將基肥撒佈均勻後耕入土中,再作畦種植,基肥施用全量有機質肥料10~15公噸/公頃,硫酸銨357~428克/株(或尿素163~196克)、過磷酸鈣222~333克/株、氯化鉀300~400克/株。目前果農大多以雞糞肥作為基肥與追肥之施用材料,一次施用15~20公噸/公頃雞糞肥,或於生長期再追施雞糞肥或豆粕。

但長期施用雞糞肥,不僅影響環境衛生,造成產地蒼蠅滿天飛現象,雞糞肥含有高量銨離子,也易使植物於吸收銨離子過程中,造成土壤酸化情形,土壤中磷、鈉及鋅等離子的累積,不利於百香果根系生長與養分吸收。

另外,雞糞肥中含氮量高,施用過量易導致百香果葉片寬大、柔軟且葉色濃綠,營養生長過度旺盛,降低植株的抗病性,使果實、葉片易染病害,造成果實品質降低及落葉、落果現象。

若為成本考量需用生雞糞肥,可利用袋式堆積法處理,將木黴菌菌液注入裝袋之稻殼雞糞堆肥中,稍加覆蓋後堆積30日後達完全腐熟穩定階段,取代現有施用未發酵生雞糞肥之方法。另於整地前每公頃施用硼砂10公斤,與基肥混合均勻後施用。

追肥分3次施用,其分配比例及三要素使用量如下表所示。

百香果施肥時期及分配率(%)

肥料別

基  肥

(整地時)

新芽開始生長前

(2月下旬~3月中旬)

果實發育期

(4~6月前後)

果實採收後

(7~9月中旬)

氮 肥

30

30

20

20

磷 肥

40

40

10

10

鉀 肥

30

20

30

20

堆 肥

100

*修改自作物施肥手冊 2005

百香果施肥時期之三要素分配量(克/株)

要素別 總量 基肥

(整地時)

新芽開始生長前

(2月下旬~3月中旬)

果實發育期

(4~6月前後)

果實採收後

(7~9月中旬)

氮素(N) 250~300 75-90 75~90 50~60 50~60
磷酐(P2O5 100~150 40~60 40~60 10~15 10~15
氧化鉀(K2O) 600~800 180~240 120~160 180~240 120~160
*修改自作物施肥手冊 2005

第一次追肥於新葉開始生長前(2月下旬~3月中旬),此次追肥施用硫酸銨357~428克/株(或尿素163~196克)、過磷酸鈣222~333克/株及氯化鉀200~267克/株。

第二次追肥於果實發育期(4~6月前後),此次追肥施用硫酸銨238~285克/株(或尿素109~130克)、過磷酸鈣56~83克/株及氯化鉀300~400克/株。

第三次追肥於果實採收後(7~9月中旬),施硫酸銨238~285克/株(或尿素109~130克)、過磷酸鈣56~83克/株及氯化鉀200~267克/株(表4)。

果農慣用方式為定植後,每月追施平均肥(N-P2O5-K2O=15-15-15)400公斤/公頃,生長初期(2~3月),以硝酸鈣400公斤/公頃補充氮肥加強枝葉生長;結果初期施用硫酸鎂200公斤/公頃與氯化鉀400公斤/公頃,再依植株生長狀況不定期補充葉面肥。因百香果根系淺薄,施肥時不開溝,以免傷根,施用後可稍加覆土避免肥料流失。

百香果施肥時期施用單質肥料量(克/株)

肥料別 總  量 基  肥

(整地時)

新芽開始生長前

(2月下旬~3月中旬)

果實發育期

(4~6月前後)

果實採收後

(7~9月中旬)

硫酸銨 1,190~1,428 357~428 357~428 238~285 238~285
(尿素) 543~652 163~196 163~196 109~130 109~130
過磷酸鈣 556~833 222~333 222~333 56~83 56~83
氯化鉀 1,000~1,333 300~400 200~267 300~400 200~267

草生栽培

百香果根系淺薄,於定植栽培初期,雜草易與百香果競爭陽光、水分及養分。百香果根系多集中於主幹周圍60公分範圍,應避免於植株周圍以翻耕方式除草。現多以施用殺草劑除草,但殺草劑易為害新植的百香果植株根系,地上部生育也會停頓轉差,開花期間施用易造成落花,應避免於風大時噴施,以利營養生長及果實發育。

可於定植初期於行間撒播黑麥草、苕子等行草生栽培,除減少藥劑使用,雜草殘體亦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待氣溫漸高,其枝梢佈滿棚架後,密布的葉片減少陽光穿透棚架,田區雜草易因光線不足而衰弱、枯死。

(原文轉載自《臺中區農業專訊》第98期,原文標題為〈百香果土壤及肥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