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5 文章

十萬中選一!新社「首露冬菇」評鑑,冠軍喊價十五萬成交

徐國全則提醒,端午節將近,又是中國大陸走私香菇的旺季,中國的香菇因運輸關係容易有異味、悶味,菇傘表面也不像臺灣香菇有漂亮的皺褶,中國香菇的菇傘表面會裂開,消費者在選購時可從外觀、顏色和氣味進行分辨。

這些有社會主義精神的竹筍,為何鼎泰豐與統一超商搶著要?

張耀裕表示,無論是集貨場的設備投資、農會需有專門職員處理供銷業務、每年安排產銷班班長出國進修等,斗南鎮農會辦共選共計竹筍產銷班雖然還沒能回收成本,但能讓農民賺錢、維持平穩收益,這不正就是農會存在的價值嗎?

光電溫室生產蔬菜眉角多 設施、生產、銷售需面面俱到

陳甘澍表示,以季節區分光電溫室適種蔬菜,小白菜與青梗白菜適合全年度生長,夏天適合種植青花菜、花椰菜、芥藍,秋天適合種植莧菜,而冬天則能種植菠菜、茼蒿、青花菜,光電溫室作物必須找出特殊性與優勢,才能與市場區別。

【有機之道】有機驗證與PGS參與式共保系統,是否能夠共存?

IFOAM於1997年成立國際有機認證服務公司(International Organic Accreditation Service,IOAS),提供IFOAM基本標準(IFOAM Basic Standards,IBS)供世界各地認證標準制定與比對,裡面有個技術委員會負責處理這件事情,Vitoon也已經擔任技術委員會主席5年。

農委會強化香蕉產銷調節 外銷市場仍需蕉農與氣候配合

郭泰呈表示,旗山果菜運銷合作社每周平均能出口70公噸香蕉至國外市場,銷往中國約4、50公噸,銷往日本約3、40公噸。中國市場因香蕉種植量大,當地香蕉價格較為便宜,臺灣產地青香蕉價格得落在每公斤10元以下才有外銷優勢;日本市場近年正逢香蕉進口商交棒期,接班人不見得對臺灣香蕉有特殊情感,過去在香蕉價格低迷時,日本每周會購買60公噸香蕉,但現在每周購買量只剩30公噸,目前旗山果菜運銷合作社正積極與日本溝通,提高出口量。

香蕉別哭,臺灣米來給力!旗山蕉農郭泰呈和食品廠合作研發香蕉米乖乖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郭泰呈自信說道,旗山在臺灣香蕉產業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一步若能跨出去,不僅能開拓國內的香蕉米果市場,搭配六月下旬的臺北國際食品展開拓國外市場客戶,將會是一大行銷亮點。

口頭約實耕人有福了,「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給付獎勵金第2期試辦開跑

有部分耕作人僅以口頭方式,即向地主取得耕作權(此稱為口頭約實耕人),由於雙方承租或協議內容,沒有書面資料可佐證,因此政府機關無法核發各項農業補助。為改善類似的狀況,農委會旗下的農糧署特別規劃「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只需出具切結書,即可領取此計畫的相關給付獎勵金。

【發現臺灣農業競爭力】田尾鄉花卉園藝產業縮影,專攻景觀苗木栽培

田尾鄉與花卉園藝的源遠流長,可追溯至中國清朝。產銷班班長許淑美說,當時打簾村(田尾舊稱)居民巫修齊前往中國旅遊,帶回許多植物種子、枝條,原先僅於自家種植,後來無心插柳柳成蔭,逐漸擴充並形成風氣,田尾鄉許多農家也開始種植庭園花木。

【野望沙龍】最原始的競技場《獵食者:最艱難的挑戰》

想更接近自然一步嗎?從野生動物紀錄片入門是個絕佳選擇,尤其傑出的攝影剪輯,能讓人觀察到平時不容易看見的細節。期待這些小小的感動,催生親近環境的火種,未來成為守護自然的一朵燭光。

花東部落要創生,小型農機與簡易加工設備需求殷切

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表示,過往臺灣做社區營造時,多半只想到一級產業和很初級的加工,這次的六星計畫一開始就納入加工、通路業者,非常難得,實際執行後知道中間遇到什麼困難,會和農糧署討論可協助哪些部份,陪伴部落一起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