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慧貞
攝影/林慧貞
行政院長賴清德喊出「2019年為地方創生元年」,其實在此之前,就有許多花蓮、臺東原住民部落嘗試發展在地經濟,種植有機、友善環境農作物,以部落為品牌銷售,結合觀光旅遊活絡地方,但這些部落最大困擾不是年輕人外流,而是小型農機、基礎加工設備不足,收割玉米田得動用50個人力,再運到山下烘乾,農糧署和國家發展委員會5月中訪視部落成果時雙雙允諾,將輔導設立小型加工室,發展地方經濟。
讓優質農產品接軌二、三級產業
「地方創生」一詞由日本傳入,核心概念是發展在地原有特色,振興地方經濟與人口,在賴清德公開喊出口號後,「地方創生」已被列為國發會2019年施政重點。
早在三年前,國發會就和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合作,選定花東4個部落奇美、豐南、電光、達魯瑪克,發展「推動有機農業六星加值計畫」(簡稱六星計畫),目標即是輔導原住民部落以有機、友善栽培方式,串連二、三級產業,發展在地經濟。
慈心基金會輔導友善、有機種植經驗豐富,不過此次計畫除一級生產,最大重點是串連後端的二、三級產業。執行長蘇慕蓉表示,以往族人習慣在家自行加工農產品,例如醃梅子、包水餃等等,但對於衛生比較沒有太多想法,包裝也較簡陋,多半以容易取得的玻璃罐、塑膠袋等盛裝,「我們要讓他們的產品更有吸引力,說故事很重要。」
慈心基金會找來加工廠商,和族人一起腦力激盪,設計出具有在地特色的包裝,例如以豐南部落在地保育類動物「臺東間爬岩鰍」(阿美族語Hara)為形象,設計出「哈拉米」;奇美部落山豬常會侵入農田吃玉米,乾脆就將加工後的玉米棒取名為「山豬壞壞」。
重新包裝後的產品質感提升,結合擬人化動物圖像和在地農田景觀,在小農市集大受歡迎。「以前部落賣梅子是用大玻璃罐裝瓶,一大罐100元,後來改成190公克小玻璃罐包裝,一樣賣100,接受度更高。」豐南部落總幹事藍姆路.卡造說,慈心帶進很多行銷觀念,梅子玻璃罐在慈心輔導下,從深色改為透明,看起來乾淨清新,吸引不少消費者。
發展地方經濟,亟需小型農機、加工設備
由於部落資源較不足,此次慈心引進在地農產銷售平台三十代公司、樂弟食品及其他加工廠合作,串起一二三級產業,但在過程中發現部落初級加工設備不足是一大問題。
以奇美部落的硬質玉米為例,三十代公司品牌「花東菜市集」收購當地玉米,加工成玉米棒,一般平地玉米採收程序簡單,收割機一開過去就能吐出玉米粒,但奇美部落地處偏遠,收割機業者不願意上山,因此族人只能用人工採收,再運來小型脫粒機協助脫粒,成本大增。
負責在當地輔導的慈心基金會專案研究員詹于諄表示,奇美部落耕作規模小,4甲有機玉米田採收時幾乎動員整部落,至少耗費50個人力,採完、脫粒後趕緊運下山,由玉里的碾米廠協助烘乾,族人再用人工挑出雜質,才能送到加工廠,「連80歲的老人家都來採,小孩讀國中也得請假幫忙。」
達魯瑪克部落許多人種紅藜,班長潘王文賓表示,目前部落只有一台小型碾米機,需將紅藜運到山下請廠商協助烘乾、脫粒、包裝,想在部落加工只能日曬、用電風扇吹、人工剝殼,若能開發出小型農機、加工機具,族人可自己學著加工,反過頭來改善生產問題,「我們會種了,卻不會加工,很可惜。我們想學。」
豐南部落也面臨同樣困境,藍姆路.卡造表示,當地除了稻子,最大宗農作物是梅子,但由於沒有機械設備,所以只能給盤商收購,或在自家醃漬,但一般通路對於加工程序要求嚴格,因此梅子只能在市集或當地販售。他認為,政府可以聯合幾個部落,設立區域小型梅子加工廠,由政府和部落共同出資。
農糧署將廣設區域型加工廠
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和農糧署東區分署副分署長陳吉村上月18日到奇美部落與樂地食品參訪時,紛紛允諾會全力協助部落發展在地產業。
陳吉村表示,會輔導成立須區域型加工廠,花蓮市農會加工廠已在去年底落成,吉安鄉農會加工中心預計今年完成,臺東則有鳳梨、紅藜加工廠,有需要的農民可去接洽。但他坦言,花蓮縣南部區域還沒有加工廠,未來會輔導。
此外,他表示,原住民保留地上的農牧用地可以申請農業加工室,若土地不是自有,則要取得主管機關許可,例如原民會、地方公所,不過若超過一定坡度必須遵守《水土保持法》,評估當地適不適合蓋設施。
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表示,過往臺灣做社區營造時,多半只想到一級產業和很初級的加工,這次的六星計畫一開始就納入加工、通路業者,非常難得,實際執行後知道中間遇到什麼困難,會和農糧署討論可協助哪些部份,陪伴部落一起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