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3 文章

【產銷履歷驗證】落實臺灣良好農業規範,為接軌國際驗證做好準備

產銷履歷農產品驗證制度的用意,在消費端是為了讓農產品從農場到餐桌的流向及相關產銷資訊皆公開、透明、可追溯追蹤;其依循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在生產端則能協助農民系統性管理農場。而若想開拓外銷市場,臺灣良好農業規範如何升級,進一步與全球良好農業規範(GLOBALG.A.P.)等國際驗證接軌,將是下一階段的課題。

【飽讀好書】《這裡沒有神:漁工、爸爸桑和那些女人》

2013年8月的南太平洋海域。「和順才237 號」遠洋漁船有六名境外漁工因不堪強力勞動,又遭受虐待,殺死了船長;為了掩蓋罪證,將輪機長也拋入大海, 這起轟動一時的海上喋血案,有其結構性因素。漁工,尤其是境外漁工,不受《勞基法》保護,是移工中最弱勢的一群人,他們為了討生活上船,船靠岸時依舊不能下船,作者花費四年所紀錄的140張漁工現場寫真與文字,是台灣第一本講述遠洋漁工的圖文生命紀實。

打造動物天堂,農委會明年推動物保護白皮書

隨意棄養寵物造成流浪貓狗增加、瀕臨絕種的臺灣黑熊該如何保育?為了強化國內動物保護政策,農委會主任秘書張致盛今(2)天在「微笑動物日─2018動物保護友善環境嘉年華」表示,明年上半年度將提出動物保護白皮書,作為相關動保政策推動依據。另外各地方政府正著手改善動物收容所環境,且新設的動物收容所將結合民眾生活,作為環境教育場域,期盼未來臺灣能成為動物保護天堂。

【影像X影響力】用故事傳播希望:英國Wildscreen影展

身處在影像泛濫、每天都被各式影音資訊轟炸的時代,堅持生態紀錄的影像工作者,如何在商業、娛樂、消費種種聲光刺激的重圍中另闢生路?
今年十月,「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前往自然紀錄片的聖地—英國布里斯托,那裡不只是全球最大的紀錄片影像媒體產業群聚的重鎮,更是歷史最悠久、參與者人數最多、素有「綠色奧斯卡獎」的Wildscreen影展發源地。為期一週的影展,除了有近40部新片首映,還有紮紮實實120個小時的座談、業界實務諮詢與大師班。在這個系列裡,我們將分享影展期間的所見所聞,以及全球頂尖的紀錄片工作者,如何透過紮實的調查、以無比耐心和毅力完成拍攝,用影像故事感染大眾、促使政策改變,進一步幫助生態保育的漫長使命。

籌備10年!公視旗艦紀錄片《農村的遠見》,把世界農村的故事帶回來

臺灣農村的未來可能會是什麼模樣?公共電視發表全新紀錄片《農村的遠見 / The Eternal Farm Villages》,由曾獲金鐘獎的《城市的遠見》原班人馬操刀,籌備10年,帶著臺灣意識踏遍德國、印尼、美國、荷蘭、日本與臺灣各國,以高規格4K影像製作,拍下兼具遠見與永續的各國農村典範。

【解構防疫一體】為維護動物福利,迅速掌握疫病監測,進一步研發人道撲殺技術模組

處在全球化時代,新興傳染病一旦爆發就無遠弗屆地蔓延。在國際推動「防疫一體(One Health)」的概念下,臺灣建構防疫一體的傳染病整合防治研究計畫,強化因應疫災的核心科技能力,對抗各種新浮現傳染病的挑戰與威脅。

【科技農企】以區塊鏈技術,讓世界看見臺灣好芝麻──嘉振企業有限公司

距離臺南市佳里區車程不過十分鐘處,一望無際的白色花海如波濤般迎風搖曳,這片花海是由白色芝麻花構成,而這裡是全臺種植最多芝麻的大本營。

【優客里鄰】雲林福翰農場:小農新幹線啟行,讓蒜香永留鄉

下班後想下廚,便選家超市,拎些新鮮蔬果返家,快速料理後端出一桌好料;趕不及早市的人們也沒關係,街上的超市正開著,裡頭食材選擇豐富,能一次購足──因應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全聯、楓康等密布全臺的零售通路早成為人們採買的重點補給站。
而近年來,透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科技處的「優客里鄰計畫」推動創新農產營運模式,協助農友投入從前端生產、中段物流到末端通路的農產直銷;其中,他們已媒合數百位農友進駐各點通路,且不只有超市,甚至可與餐廳業者合作,讓在地的安心食材一同搭上這班「小農新幹線」,持續將新鮮好料直送全臺各地餐桌上。

偷帶「非洲豬瘟」疫區肉品入臺!立院三讀通過,最高重罰百萬

別再亂帶違規疫區肉品入臺!為全力防堵「非洲豬瘟」疫情入侵,本(11)月28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議審查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45之1條修正草案,已擬定將旅客違規攜帶疫區肉品入臺的罰鍰,從原先的30萬,一舉提高至100萬。而今(30)日立法院召開院會,立即火速三讀通過,罰鍰金額可從新臺幣1萬元以上,最高至100萬元。後續經總統公布,即生效施行。

友善耕作新嘗試!全國第一台不整地機械播種機,明辦示範說明會

近年水情不穩休耕風險增,加上農業長期缺工挑戰。新竹農友吳建良研究歐美新興的不整地耕作方式,引進全國第一台「覆蓋作物滾壓機」及「免耕播種機」。綠肥作物就地滾壓就成了天然的抑草蓆。之後再以免耕播種機直接開溝種植。不僅省工省水,減少雜草,長遠實行也有益地力,適合友善、有機耕作。明舉辦示範觀摩會,歡迎有興趣農友前往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