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 image
  • 1880 文章

烘豆阿伯與街舞小子,炒豆仔的老青世代對談

十年前,古坑咖啡潮興起,咖啡原鄉之名大噪,卻在混豆風波重創之下,聲勢急遽下墜。五年前,在地咖啡烘焙業者揪結組成「斗六咖啡烘焙會社」,用烘豆師角度重新探尋本地咖啡文化,而以最高齡加入的第一代烘焙師陳守宜觸動了隔代咖啡人Lobby,兩者激盪出一支名為「1960」的烘豆之作,那深黑焦豆裡的老味道緩緩飄香,令人再次憶起了臺灣咖啡的故事……

【農遊食趣】竹北烏魚子為什麼紅

烏魚子又稱「信魚」,它總是很守信的在每年冬至前後十天、在體內魚卵最肥美時來到臺灣西南沿海,豐富了除夕夜餐桌。但隨著大陸漁民攔截加上海洋資源匱乏,野生烏魚越來越少,目前臺灣超過九成都是養殖烏魚,而養殖烏魚的取卵時間通常比野生烏魚提前一個多月,也就是11月立冬或小雪時。

【田野保存食】跟食物好好的玩在一起

家裡的兩個孩子都很喜歡騎摩托車出遊,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或許有可能是爸媽年輕時很常騎摩托車約會吧!無論是到臺東、花蓮、屏東或者是馬祖,唯一的要求就是租摩托車,對於去哪玩或者要吃什麼好像都沒有什麼要求,摩托車變成唯一的最愛。到了孩子都長大成人的現在,還是搞不太清楚為什麼要騎摩托車,坐車不是很舒服嗎? 媽媽一直都很不解。

【菜市人生場】花蓮市的路易威登

走在花蓮市重慶路上,遠遠就能望見那塊印著類LV包圖騰的白色大看板,那是幾年前甫整修的重慶市場,只要褲袋裡有點錢,人人都能進到這棟LV血拼。

【餐桌通信】廚房是表現愛情的地方

敦子老師你好:就像敦子老師說的一樣,喜歡料理真的是一件幸運的事,自己雖然稱不上料理當家,但光是「能夠吃」這件事,就是很大的幸運。說到廚房,敦子老師什麼時候開始擁有自己的廚房的呢?即將擁有自己的廚房是什麼樣的心情啊,我還沒有自己的廚房,但能一直夢想廚房這件事,就令我非常滿足。

【農婦心底話】農夫割稻,農婦就來跳舞唄!

在諸多準備中抓緊時間,中午開飯前趁機上樓洗了澡。傍晚就要進行割稻前的感謝儀式了,在儀式前洗個澡是一定要的,別說特意淨身太誇張,我就是這麼慎重。土地孕生作物,農民靠天吃飯,人民靠農民吃飯,在被田餽贈豐厚的米糧之前,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敬意,不是很美的一件事嗎?

【非關爬山】再訪關門古道

連日陰雨讓原本溫馴的拔子溪化作兇猛水龍,在白茫的山谷中咆嘯奔騰。詠恩拿著米酒站在溪水前跟祖先說話,彷彿對岸是水龍護衛的靈的空間。這個月第二次來到此處,沒想到天氣與心境完全不同。

【路上採集學】年尾豐收謝平安

好快又到了年底,回顧這一整年的生活,世界性地混亂,但是身在臺灣,仍充滿感謝。

【文明野味】與斑馬、獅子夢遊

我的父親長時間在動物園服務,有一天,好像是動物園正在舉辦某個重要的慶典吧,園裡架設了一座大舞臺,整排的電視臺攝影機早早架好等待轉播,園區洋溢著歡鑼喜鼓咚得隆咚鏘的氣氛,此時主管正忙著接待一群來訪的國外動物園使者,忽然來了緊急的電話:「喂!?……我好像聽到身邊有馬蹄聲經過!」「啊不好了,一隻斑馬跑出來了!」

【田野保存食】紅心芭樂的天堂

在鄉下農村東奔西跑期間,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就是晃來晃去看到別人家門前有好玩的事情時,可以立刻把頭伸進去他們家的庭院,或是走進人家的守備範圍問東問西,會受到非常和善的招待,有時還會大包小包的收到一些禮物。這個經驗是我在都市生活的時候完全沒有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