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芝樟芝與桑黃,走出傳說的仙丹妙藥

臺灣野生赤芝

在臺灣野生的赤芝不確定是否為臺灣原生種,或是民間培養時孢子飛落而四處繁殖。

文字/謝欣珈 攝影/吳聲華

靈芝、樟芝、桑黃,這些彷彿只出現在竹簡古籍或武俠小說的「千年靈藥」,其實和我們日常生活中吃到的香菇、杏鮑菇、金針菇一樣,都屬於真菌。它們的外表硬邦邦,直接拿來吃牙齒可能會歪掉,但是嘗百草的古人當然沒有遺漏它們,東亞地區從古至今都有流傳靈芝、桑黃的養生功效;臺灣獨有外型相仿的樟芝,也成為現代人的養生聖品。

靈芝、樟芝、桑黃皆屬「藥用真菌」,顧名思義就是有療效的真菌,雖說是「藥用」,但是和嚴格管制、必須遵照醫囑食用的藥品不同,「與藥用植物類似,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先民從經驗中發現這些真菌能改善健康,口耳相傳而來。」曾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收集、研究真菌標本年的吳聲華解釋,「真菌界是分類學上的大類,大型的像是肉眼可見的香菇、木耳、靈芝、樟芝;小型的像是可以分離出抗生素盤尼西林的青黴菌,也就是發霉的橘子上綠綠的那類真菌。」

吳聲華的研究著重在真菌的分類,還在科博館服務的時候,他與夥伴會到野外採集各式各樣的真菌,帶回來研究、做標本,「我們做分類的興趣是發現新屬、新種,記錄發表,其實是獨立於它的用途。」過程中慢慢覺得可以朝對民眾健康有幫助的藥用真菌方向研究,「沒想到居然找到分類學上的重要發現!而且從分類找出親緣性,對於功效研究方面也有助益。」

絕代雙「芝」再發現

靈芝在中國從黃帝時代就有採食紀錄,兩千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則是現有藥學經典中最早的記載,提到靈芝有赤、黑、青、白、黃、紫六種,「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不過能在臺灣普遍發現到的野生靈芝,並不是能作為藥用真菌、喜愛殼斗科腐木、會從地底冒出來的「赤芝」,而是喜愛豆科樹木、喜歡從樹幹上長出來的「重傘靈芝」與「熱帶靈芝」。

1969年中國成功以人工栽培量產後,掀起養生熱潮的赤芝風行到日本,但基於栽培成本考量,日本遂向臺灣收購,剛好當時臺灣面臨洋菇外銷衰退,赤芝才開始在臺灣栽培,多於臺中新社與南投魚池種植。做分類研究的吳聲華說:「赤芝從前都歸在Ganoderma lucidum的學名底下,但是從1995年開始就有學者發現赤芝應該是不同種。」那是哪一種呢?他與中國學者從2006年到武漢開始採集赤芝,和其他一百多種靈芝進行分析比對,無一相同,發現這是一個新種!在2012年向國際發表,命名為「G.lingzhi」。

只挑牛樟樹長、原本被歸類在靈芝屬(Ganoderma)的臺灣特有種「牛樟芝」,也是被他逐一分析、比對後發現是新屬「Taiwanofungus」,且是臺灣特有屬。

長出來紅紅、薄薄一片貼生在牛樟樹洞裡的樟芝,原本在臺灣的牛樟樹林裡不難發現,原住民也會採集使用,民間流傳其有解酒、解毒、保肝、提神等功效,但知名度大漲則是因為山老鼠濫伐牛樟樹、盜採牛樟芝的新聞屢屢見報,才廣為大眾所知,2000年後在生技產業大放異彩。

牛樟芝與赤芝能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在於它們的「子實體」中都含有對人體益處多多的三萜類物質,且牛樟芝又比赤芝更豐富、效果更好,但是它的致命傷就是長得太慢,赤芝子實體幾個月就能長得很大,牛樟芝子實體卻要長一、兩年才能使用,所以有些生技業者在栽培時便轉而培育「菌絲體」。菌絲體指的是真菌在其生長基質的生長階段,子實體則是產孢子讓真菌繼續繁衍出菇的階段及構造。牛樟芝的菌絲體雖然沒有三萜類,但仍有能強化免疫力的多醣體,也還是一門好生意。

藥用真菌新星

近來臺灣藥用真菌的新星是「桑黃」,雖然它和靈芝一樣早在《神農本草經》就有記載,且在日韓流行已久,但臺灣因為有赤芝、牛樟芝搶占市場所以鮮為人知,「雖然藥用真菌的功效都有一些重疊、替代性,但我個人認為桑黃的功效廣泛,安全溫和,更適合做保健用。」吳聲華說明,桑黃含有多酚類、黃酮類、多醣類,抗氧化活性佳,還有卓越的抗腫瘤功效,且菌絲體與子實體效果一樣好,不過消費者如果想購買桑黃產品的話要注意種類混亂的問題。

桑樹桑黃
桑樹桑黃曾經出現在臺灣海拔一千公尺左右的山林,但現在已經很難看到。